-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主备教师 协备教师 单元
及课题 第 5 单元 课题: 回忆 设计
项目 设计内容 教材
简析 本单元教材以“往事”为专题,选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花脸》、《荷塘旧事》、《报纸的故事》、《母亲的纯净水》。叙述了不同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最难忘的往事,读后能让我们获得乐趣,获得美的享受,更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与教益。
单元
目标
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文中优美的词语及修辞手法,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写出自己的往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从文中人物的故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及教义,热爱和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
单元
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在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单元
难点 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可结合课文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来理解,。对写景部分要反复诵读,同学之间广泛交流自己的品味。 单元课
时安排 九课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课时
《花脸》 2课时
《荷塘旧事》 2课时
《报纸的故事》 1课时
《母亲的纯净水》 1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单元教
学准备 课件
课 题 往事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理解词语。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教学难点 重点句的理解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无 教学方法 读书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检查预习
(一) 写字注音殡仪、追悼、吊唁、 囫囵、呻吟、镊子、 敷药、颧骨、咳嗽(sou) 硼酸、驼背
(二) 解词:
1、 追 悼:沉痛的怀念。
2、 惊 异:惊奇诧异。
3、 吊 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4、 爱 抚:疼爱抚慰。
5、 碰 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6、 呻 吟:人因病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7、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8、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9、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10、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苦困难。二、 整体感知
(一) 阅读思考1、 全文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一一概括出来。
2、 从文中所写的事件中,你觉得鲁迅具有怎样的人格?
(二) 分组讨论
(三) 师生讨论
板书:
笑谈《水浒》
笑谈“碰壁”
除夕放爆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三、 质疑解难
(一) 学生质疑
(二) 互助解疑
(三) 教师点拨:
正确理解下面的句子。1、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设问,引人注意,引出下文叙事。
2、(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马虎。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说明了斗争的艰险。
4、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人物动作细节,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虽没“回答我的话”但是把人物的用情、悲愤、深深的思考,完全体现在“按”、“叹”的细微动作上。
四、 布置作业 写好复习笔记 思考本文写法
预习课文
阅读并思考
分组讨论
学生畅所欲言。并做好笔记。
举手朗读、全班朗读
板书设计 笑谈《水浒》
笑谈“碰壁”
除夕放爆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课 题 《往事》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理解词语。
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教学难点 重点句的理解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无 教学方法 读书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主要内容。1、 听写生字2、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深入探究
(一) 学生质疑
(二) 互助解答
(三) 教师点拨,要明确下列问题。
1、 概括开头一段的内容,并说明作用。
2、 用四个字分别概括主要事件。
(1)笑谈《水浒》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