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教育研究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正教育研究方案

养正教育研究方案 胶州市柘沟小学 一、研究背景 养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品正,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品学兼优才是将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品正才是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石。 学校属于三里河办事处,地处柘沟村南面。这里民风淳朴,崇尚教育。学校坐落在自然风光秀美的九龙山之上,周边沟壑林立,树木丛生,瓜果飘香,是保留有岭村野味的村级小学。北面与胶州教育体育局、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胶州一中、高凤翰纪念馆、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青岛工学院相邻,文化氛围浓郁,是胶州市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区域,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校占地19200平方米。新的教学楼在2012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餐厅在2013年秋开学正式运营,综合楼建设工程已经基本结束,设备完善正在进行中。学校塑胶操场及校园硬化美化明年暑期前全部完工。届时,一所现代化的标准学校将展现在面前。学校共设1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497名,教师37名。教师平均年龄39.33岁,一线教师平均年龄为38.16岁。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专科学历15人,占教师总数的40.5%,本科学历22人,占教师总数的59.5%。教师敬业乐生,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荣获胶州市文明单位、胶州市教学示范学校和课改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共八次被评为胶州市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或胶州市教学管理优胜学校。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及“蒙以养正”的说法。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还有父母白天上班,晚上无暇照顾孩子,致使许多孩子置身于“有爱无教”的家庭环境中,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懦弱无礼、好逸恶劳等恶习。有些家庭更是只重智育,漠视德育。我校地处城郊,学生来自城镇、城郊结合部、农村,结构复杂,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差别,导致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形成了较大差异,学生的道德教育缺失成为很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何抓住人生成长“黄金期”,施以科学的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有利于社会,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合格公民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 我校选择“养正教育”开展特色建设。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项“养正”的事业,是“本真”使然。将“养正”作为柘沟小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既体现出教育的普遍价值,又切合学校个性化的办学目标。升华办学理念,力求以养正传承积淀优秀文化,用特色孕育孩子幸福人生,使孩子在深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修身启智,健康成长。俯首芳草地,铸得大乾坤。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养正教育”的核心是“养正”。 养:《说文解字》为“进善也”,有培养、涵养、教化之意,具体指品行、道德、学习等各方面的正确教化和培养。它或是潜移默化,或是实践体验。正:《说文解字》为“是也”;在易经中有正位、止于险,行中道、止于至善的意思。正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追求,它指向的是具有贤良人士优秀的道德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坚韧不拔的事业追求,它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指“养天地正气”,意思就是说,儿童后天知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朦胧时期,就给他正确的行为教育,培养纯正崇高的德行。《孟子·公孙丑上》中也有“养正”,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的美,它“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是结合“义”与“道”,经过平日修养积累而形成的,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个体内在情感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个体追求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深挖“正”所包含的含义:“正”是至正。言正,身正,品正,以正身;手正,体正,脑正,以勤业。为人师,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为学生,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正”是达真。不为世俗名利,不刻意雕饰,不矫情做作,不随波逐流,不过分张扬。教师朴素务实的作风,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承载的是师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的真实理想。“正”是不俗。是对个性的包容,是对创新的执着。儒雅教师和而不同,追求智慧而快乐工作,清新而优雅的生活。“正”是大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壁立千仞,海纳百川。 “养正教育研究”,就是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科研方法,对小学教育“养正”内容科学分类,并采用系统的方式方法科学施教,强化训练,总结规律,以求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2.理论依据 (1)经典养正教育理论 《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易》云:“元者,善之长也。”何为善?《道德经》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则为善,教人向善,以养正气。“正”者,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