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4周每周一测含解析201710121111.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4周每周一测含解析20171012111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4周每周一测含解析201710121111

每周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 许 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请简要赏析“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的“怯”字。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请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两句。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①语。相将②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① 更阑:夜尽时分。②相将:宋时口语,这里意为相共。 有人说“细点看萍面”中的“看”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折腰惭①,迎尘拜②。槐根梦③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注】①折腰惭: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潜束带见之,陶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印归乡。②迎尘拜:晋潘岳谄附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③槐根梦:南柯一梦。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 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请分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1.“怯”指胆怯、害怕。由前文的“孤”字可看出,词人害怕的是离别后自己孤独无依。这本是分别后的感受,词人却在分别前已经感受到了,表现了词人对大名亲旧的依恋之情。 2.“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满怀情意地让飘浮的暮云散去,皎洁月光把词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为国家命运而愁苦的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词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 【解析】题目中的“赏析”两字没有提供任何赏析的方向,解答时要根据词句内容来确定切入点。“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句除“多情”二字外,均为写景句。题目据此可以理解为:词句有什么特点?只须答出写景技法上的特点、写景对抒情的作用即可。从手法上看,词句将南山月拟人化,似乎明白了作者的心意,将地让暮云散去,呈现出一片开阔景象,便于作者望远抒怀。 3.“细点看萍面”,描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看细雨点打在萍面上,一个“看”字,将人与春雨、浮萍连接起来,那雨点打在了萍面上,也打在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头,体现了抒情主人公此时无可奈何的心情,凸显了缠绵伤别之情。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一般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义;第二步,分析手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对于本题,考生要分析“看”字的表现力,就要弄清谁在“看”、“看”什么、“看”字与其他字词是怎样组合搭配的、“看”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这样,该字的表现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掘。 4.主要是化用典故(或用典)。“折腰惭”巧妙化用陶潜的故事,说明自己辞官也是因为“折腰惭”;“迎尘拜”,引用潘岳谄附权贵的故事,为自己提供反面的参照;“槐根梦”说明自己过去做官犹如南柯一梦。三个典故,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充分表明作者厌弃官场生活,向往自由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给出的注释可知,从表达技巧上来看,本篇主要是用典。诗歌中的“折腰惭”化用陶潜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迎尘拜”是作者为自己提供反面的参照;“槐根梦”说明自己过去做官犹如南柯一梦。 5.①前后映衬(或对比)。以青年时的壮志与现在的“两鬓秋”相互映衬。②直抒胸臆。作者以“不待人嘲我自羞”直接抒发自己对未能收复中原的惭愧之情。③正话反说。“月笛烟蓑万事休”表面上是消沉语,写自己万事不管,貌似壮心已去,其实是抒写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恨与无奈。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