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选修4 1.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V.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4 1.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V

*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 ——唐太宗 课标要求: 1.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 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 杀兄逼父 夺位登基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晚年过失 反躬自省 一、东征西讨奠定基业: 1、太原起兵,随父反隋 :617年 2、协助建立李家王朝:618年 3、平定割据,完成统一 :624年 平定薛举、刘武周、王世充和窦建德势力 ——显示了卓越的才能,雄厚的实力,为他夺取政权奠定了基础。 二、玄武门之变 626年 杀兄逼父,夺取皇权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 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1、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利于政权的交接,但是不利于选拔贤能之人统治国家。 2、也体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3、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议一议: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三、“贞观之治”的出现 1、概念: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 a.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政策,避免重蹈覆辙。 b.唐太宗雄才大略:善于用贤.纳谏; c.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3.表现: 政治方面: 1、善于用人,虚怀纳谏——扩大了统治基础 (1)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虚怀纳谏,善于用人 2、完善制度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3、统治思想: 吸取隋亡教训,以民为本,——存百姓思想 程 咬 金 杜 如 晦 程 咬 金 李 靖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对贞观之治的思考 (1)贞观之治和隋朝灭亡的关系? (2)贞观之治和农民战争的关系? 因果,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而调整政策。 因果,农民战争显示出伟大力量,迫使后继统治者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太宗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原因:(1)吸取了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2)目睹了农民起义,认识到人民的伟大力量 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以后又充当了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消灭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以后提升为尚书右丞。其他如农民起义领袖如程咬金、秦琼等也都被太宗任用,并都高官显职。少数民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当了将军。 材料二:贞观四年,(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材料三:上(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经济上: 轻徭薄赋——促进了经济发展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思想 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戒奢从简,提倡节俭; 材料四:(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材料五: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