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涪陵区中峰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语文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精品课件(人教新课标)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 竺可桢 一从梅粉褪残妆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丝丝夭棘出莓墙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 “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作品。 学习目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 秘的兴趣。 1.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有关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2.学习本文生动而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做读书摘要,把握说明中心, 列出课文提纲。 (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介 绍 物 候 知 识 (第1~3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细读课文,归纳知识 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侯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这些因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是一种逻辑顺序。 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这些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 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等词语 第1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 富的物候现象用了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 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第2段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哪些例子? 例子按什么顺序安排? 举了杏花、桃花、布谷鸟对农事的提示这三个例子 按时间先后顺序 通观全文,课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先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说起,介绍物候和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然后介绍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本文综合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诠释 第9段“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 第5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说明方法 第7段“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第10段“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第8段“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说明 生动,用词典雅。 找出课文中或生动或典雅的语句,简要分析品味。 典雅、形象 “融化”“萌发”“次第”“簌簌”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拟人修辞、亲切动人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大自然在传语、 在暗示、开始唱歌 拓展延伸 搜集、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