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 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 论文

“于今思古,以古看今” ---浅谈庄子“道、天、命”三论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0802班 万凯玲 学号200808580216 内容摘要: 读庄子之作,晓庄子之思,感吾怀之意。本文通过将庄子的“道”、“天”、“命”思想观点与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相关联,由古及今,以一名大学生的角度来浅谈个人之见解。 关键词: 庄子 “道、天、命” 当今社会 人为 正文: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读过《庄子》的人都知道,《庄子》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那就是“道”和“天”。对于道,一直倍受人们的重视。但是,许多学者忽视了天这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些学者虽然注意到了天的哲学价值,但对天是否在庄子的本体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却语焉不详,如刘笑敢先生说:“真正把天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来使用的是庄子。……庄子所谓天有两个新义,一是指自然,一是指自然而然的情况。”也有些学者虽然已经把天摆到本体论的高度,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天只不过是道的替代,如徐复观先生说:“从使用名词上说,庄子与老子显著不同之点,则是庄子常使用‘天’字以代替原有‘道’字的意义。”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天”和庄子的形上学呢?我们知道,内篇屡言老子和孔子,可见他们对庄子影响之深。老聃形上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孔子早期形上学的最高范畴是“天”。事实上,庄子在建立自己的形上学理论时,将这两个范畴一起吸收进来了。当然,庄子在吸收的过程中,也将它们加以改造,赋予了一些新义。不过,我们认为,在庄子的形上学中,“道”和“天”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它们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庄子的形上学含有双重的最高范畴和双重的理论框架。这是儒道融合的结晶(庄子所受孔子影响并非象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限于出世倾向),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     在庄子哲学中,“道”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一种人生境界,如徐复观先生说:“庄子主要的思想,将老子的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也有人认为道含有世界之本根和最高之认识两个含义,如刘笑敢先生说:“根据庄子的主要的、明确的论述来看,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最高的认识,前者是道的实体意义,即自然观中的道,后者是道的认识论意义,即认识论中的道。”   我们认为,以上观点都很正确,但都不全面;把它们综合起来,才是道的全部含义。也就是说,庄子的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世界之本根,二是最高的认识对象(用“最高的认识”来表达,恐不确切),三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道的世界本根的含义,主要是从老子那里继承下来的。庄子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恶乎而不存?(《齐物论》)   夫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齐物论》)   “有情有信”,是说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无为”,是说道是自然无为的;“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是说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未有天地,自古以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是说道是超时间的;“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是说道是超空间的;“道恶乎而不存”,是说道是无所不在的;“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是说道是不言说的;“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说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创生的。以上这些与老子的思想极其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自本自根”四个字。老子在谈到道的形成时虽然说“有状混成”,但没有明确地讲道的本原。而庄子则明确指出:“自本自根”。就是说,道是由它自身创造的。这是对老子道论的发展 庄子没有象老子那样建立起一套关于道如何创生万物的理论。尽管如此,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还是有所讨论的。不过,庄子不象老子那样从物极必反、循环运动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是从“成”与“毁”的角度去研究它。庄子说:“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大宗师》)道是不生不死的。在这里,“杀生者”和“生生者”都是指道。成玄英疏云:“将,送也。”在庄子看来,道之于万事万物,总是一面送去旧事物,一面迎来新事物;这从另一角度看,便是一面使新事物有所“成”,一面使旧事物有所“毁”。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一事物的“将”,便意味着对另一事物的“迎”;一事物的“成”,便意味着另一事物的“毁”。例如人们用木材造桌子,对于木材来说是“将”、是“毁”,但对于桌子来说便是“迎”、是“成”。当然,道对于任何事物的“将”、“迎”、“成”、“毁”都是无为自然的。所以郭象注曰:“任其自将,故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