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_4800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二首_48001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文本变奏: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如画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典型手法——映衬、烘托 1、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 如: 2、周瑜和作者相互映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早生华发。 其它手法:“淘”“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即景抒情,借古抒怀 品味诗韵: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 品味诗韵: 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关于成熟: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 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 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 的精神。 附: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本变奏: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街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典型手法——用典 孙仲谋—— 寄奴——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佛狸祠—— 廉颇—— 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今昔对照,百姓心里民族意识已经 模糊,不堪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