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黑龙江省海林市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海林市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2课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新课导入】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英国伦敦。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为何会造成此种现象呢? 一、新课引入大气污染物,除二氧化硫以外,还有氮的氧化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氮及氮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学生阅读材料1:空气的组成中含4/5的氮气,氮气的大量存在,使铁等金属在干燥的空气中不能生锈。使农作物在雷雨天气能够得到氮肥的补充。液态氮的超低温使金属有了超导的性能,使生物细胞可以延长存活期…… 思考与交流:通过上边关于氮气材料的介绍,你对氮气的性质用途有些什么了解?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并板书: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 N2 + O22NO NO会污染空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但是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 思考与交流: NO对环境有一定危害,但对生命又有很大的作用,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你知道NO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原因吗? 实验探究:展示一支充满NO的试管,然后用注射器向其中注入空气,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 归纳整理并板书: 2.一氧化氮 (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2)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2NO + O2 = 2NO2(常用此法检验NO) 学生阅读教材92页,了解NO2的性质。 实验探究:把一充满N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塞子,观察现象。 归纳整理:试管中液面上升至约三分之二处,上端的气体变为无色。 思考与交流:根据实验现象推测NO2的水溶性及与水反应的产物。 归纳整理并板书: 3.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3NO2 + H2O = 2HNO3 + NO 思考: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归纳: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思考与交流: 解释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产生的原因,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讲述:俗语说雷雨发庄稼,原因是打雷时,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NO和O2生成NO2,NO2和雨水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流入土壤,做了氮肥。汽车尾气的产生是由于N2和O2在电火花的作用下生成NO,NO再与O2反应生成NO2。 科学探究: 自行设计实验:尽可能多的使NO2被水吸收,画出你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并动手做实验,最后找两组试验成功的同学介绍他们的做法。 归纳整理并板书: 可向试管中不断地通入氧气,即可使试管充满液体。 反应原理:2NO+O2=2NO2 3NO2+H2O =2HNO3 +NO 两个反应循环进行,NO2最终完全被水吸收。可表示为4NO2 + O2 + 2H2O = 4HNO3。 知识巩固: 例将一充满NO2和NO按1:1混合的气体倒立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高度的几分之几?(答案:1/3) 过渡: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的冶炼、汽车尾气所产生的SO2、NO2尤为严重。 展示图片:酸雨对森林、建筑物、金属雕塑的危害。 板书: 四、板书设计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 N2 + O22NO 2.一氧化氮 (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2)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2NO+O2=2NO2(常用此法检验NO) 3.二氧化氮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3NO2+H2O =2HNO3+NO 三、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111题 1.病毒学研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某研究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