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传大学生物科技学系-2017年11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铭传大学生物科技学系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教學日誌 九十六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課程名稱:微生物 上課班級:生科二乙 上課時間: 星期二 第二-四節 編號:96bTB-39207 課程名稱:微生物學 授課日期:2/19 授課內容摘要 課程進度:Chapter 1-3:Introduction 課程內容重點: 微生物可分為3種類別:細菌、古細菌、真核生物(原生動物、真菌、植物、動物)。 電子顯微鏡:掃描式、穿透式。 在光學顯微鏡下可看到球菌、桿菌、螺旋菌。 細菌:  a.細胞外具有糖膠質,使其具黏附性。 b.具鞭毛,使其移動。 C.細胞壁(peptidoglycan)維持外型。 d.Gram-positive Gram-negative。 e.Ribosomes由50S、30S組成。(真核生物:60S、40S) f.當環境惡劣時會產生內孢子。Ex:枯草桿菌、肉毒桿菌。 評量:無。 作業:無。 回應:無。 記錄者:彭春怡 教師:潘淑芬 課程名稱:微生物學 授課日期:97/03/04 授課內容摘要 課程進度:chapter3 微生物的代謝 Microbial Metabolism 課程內容重點:微生物的代謝和真核生物的代謝相似;微生物代謝的產物有三種:1.小分子2.能量3.熱能(前兩種又可於何何反應中做為原料);合成以及分解反應兩者互為齒輪關係;促進化學反應的形成條件中,溫度和壓力是不能變的,是以酵素來降低活化能達到;酵素分為六大類;Holoenzyme:有功能的酵素,Cofactor輔因子:無機的,非蛋白的;Coenzyme輔酶:蛋白質構成的因子,有機的;NAD+→NADH+H+,NADP+→NADPH+H+,FAD→FADH2;turnover number每秒把反應物變為產物的數量;影響酵素活性的因子有:溫度,Ph,受質濃度,competitive inhibition,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feedback inhibition;磷酸化的三個方式;Glycolysis;Fermentation 評量:將前後學到的內容做整理及貫通。 作業:回家複習本次上課內容;Question:為什麼脂肪要在肝醣消耗完才進行消耗?。 回應:考試答題技巧:考試答題以比較兩者差異及相同為重點,適時加以圖形清楚解釋。 記錄者:高詩堯 教師:潘淑芬 授課日期:2008/4/8 授課教師:潘淑芬 授課內容摘要 課程進度: 微生物分類的依據 課程內容重點:Methods of Classifying and Identification Microorgansim, The Prokaryotes: Domains Bcteria and Archaea, The Eukaryotes: Fungi, Algae, Protozoa, and Helminths. 評量:期中一考試;目標:瞭解微生物如何分類,和分類的依據。 作業:上課隨堂筆記抽查。 回應:老師於上課期間會詢問學生是否有學習上的問題,假如沒有,則繼續上課;若有問題,則解答完後才繼續上課。 記錄者:鄧守淼 教師: 潘淑芬 課程名稱:微生物(正課) 授課日期:5/6 授課內容摘要 課程進度:10.Principle of Disease and Microbial Mechanisms of Pathogenicity. 課程內容重點: *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利用:1.佔據生態圈2.產酸3.產生殺菌素來保護宿主避免病菌入侵。 *Koch’s postulates:1從死亡的動物體內分離出微生物2.將此為生物做純培養,並利用顯微鏡做鑑定3.將此微生物注入健康的動物體內4.等待疾病在第二隻動物體發作,分離出微生物5.將此病原體微生物做純培養,並利用顯微鏡鑑定。但是若1.無法從死亡個體中純化出微生物2.微生物所引發的病症不明顯3.不同的致病菌引發的症狀類似4.病原體只感染人體,無法利用其他動物做實驗,則此學說不成立。 *外毒素:由活菌產生,多為Gram(+)菌產生,組成份為蛋白質。1.typeⅠtoxins可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2. typeⅡtoxins可瓦解宿主細胞壁3. typeⅢtoxins可以和宿主細胞連結,進而抑制宿主細胞蛋白質的合成。 *內毒素:為Gram(-)菌的細胞壁成分之ㄧ,組成份為脂質。會導致細胞有發燒現象,藉此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促進毒素排除。 Cytopathic effect of viruses:1.抑制細胞分裂2.引起細胞死亡3.當病毒入侵細胞核中,形成inclusion bodies,染色結果可用於辨認4.引起細胞融合5.改變細胞原來功能6.毒感染促使細胞分泌干擾素7.改變宿主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抗原性8.導致細胞transfo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