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体备课记录手册
集体备课记录手册
备课组 __四年级______
备课组长 _王洁____
____2015——2016__年度第__1___学期
武进区星韵学校教务处制
集体备课安排表
序号 时间 地点 形式 主题 责任人 1 9.1 四办 单元分析 把握教材,注重文本特色 王洁 2 9.8 四办 教案探讨 群文阅读——方位词 袁丽 3 9.15 四办 专题学习 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赵树建 4 9.24 四办 课堂观摩 范例教学——人物描写之“侧面描写” 袁丽 5 9.29 四办 单元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史艳波 6 10.13 四办 教案探讨 情境激趣,善导乐学 李青青 7 10.20 四办 专题学习 整本书阅读指导 詹梦佳 8 10.27 四办 课堂观摩 关注语言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叶静 9 11.3 四办 单元分析 解读四年级教材第五单元 王凯 10 11.10 四办 教案探讨 探索寓言故事,把握核心价值 史艳波 11 11.17 四办 专题学习 “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王洁 12 11.24 四办 教案探讨 探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王凯 13 12.8 四办 单元分析 把握课程目标,增强语用意识 叶静 14 12.15 四办 课堂观摩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李青青 15 12.22 四办 专题学习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赵树建 16 1.4 四办 课堂观摩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集体备课记录手册(教案探讨型)
时间(节次) 9.8下午第三节 地点 四3班 主讲人 袁丽 主持人 王洁 参加人员 四年级语文老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 主题 群文阅读——方位词 内容 《天安门广场》
一.研究视角(来源、主要观点,附学习材料) 蒋军晶《群文阅读》
语文学习迁移规律是什么呢?
●是一种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横向迁移”,而不是知识或技能在概括程度上的高低水平之间的“纵向迁移”;?
●是一种在前后学习情境相似中的“近迁移”,而不是在新的不相似情境中的“远迁移”;?
●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特殊迁移”,而不是一般原理与规则的“普遍迁移”。?
语文学习的这种迁移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特别是阅读教学,并不追求极高的原理性概括,而更重视经验在数量上的积累。这样的话,疑问就来了,既然学生只有从大量阅读中才能学会阅读,那么单篇教学,对一篇一篇文章进行“精读深究”还有没有积极意义呢?我个人认为是有意义的。理念决定行为,因此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是不可能像山东的韩兴娥老师那样,两三周就将一本教材上完的。
那么,单篇教学的意义在哪里呢?叶圣陶先生关于单篇教学有一个著名的“例子”理论。叶圣陶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例子”理论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教学性质,将作为教材的课文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区别开来。?
当然,在单篇教学中“举一”,到底“举”什么“一”,就非常关键了。在我看来,很多老师对于这一点并没有考虑清楚。我们老师喜欢对课文面面俱到地“深挖硬掘”我们老师总是想尽办法要把课文上全、上深、上透,把自己领会到的、教参中提到的、课后问题问到的都要求学生掌握,如此不厌其烦,一篇课文讲个三四课时司空见惯,于是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变得深、难、重了。?
当然,有的老师已经认识到在单位时间里教学一篇课文,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想从中选择一点,重点突破。可是一篇课文,可作“例子”的点太多了,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苏轼在攻读《汉书》时,每抄读一遍,都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读第一遍,他从中学习“治世之道”;读第二遍,是为了学用兵之法;读第三遍,则是专门研究人物和官制。读过数遍之后,他对《汉书》中多方面的内容,便由生而熟、由熟而精通。那么,我们带领学生从哪个点进入学习一篇文章呢?这就靠我们老师自己判断、选择了。当然我们很多人自己不判断不选择的,我们更喜欢听从教材后面的习题设计,更多依赖教参。但是,即使一些教材后面的阅读练习也不是那么可靠,青岛海洋大学的朱自强教授就举过一个例子,有一篇课文,叫做《钓鱼的启示》,不止一种教材收录了这篇课文。父亲带儿子去钓鱼,到了半夜12点才允许钓鲈鱼,但是,儿子在10点就把它钓了上来。爸爸让儿子把鲈鱼放了,说这就是规则。儿子委屈,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又没有人看到。但是没有人看到也不行,规则就是应该自觉遵守。应该说,这是一篇具有启示意义、值得认真讨论的文学作品。对这样一篇文章,应该从文学层面入手,诉诸学生的思考,将最初的道德意识、人格等内容传递到学生的心中。可是,有一种教材后面的阅读练习,设计的竟是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也就是要求写一篇说明性的、应用性的文章。朱自强教授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_g3-cn11h.pdf VIP
-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02J611-1钢钢木大门图集(OCR).pdf VIP
-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标准课件.pptx VIP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pptx VIP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婚纱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小学情景教学课件.ppt VIP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最完整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