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基坑工程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MW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SMW工法基坑围护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证书号: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A131001325) 2011年0月 基坑围护工程设计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 三、工程地质 1、场地地形地貌 2、地层描述 3、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4、场地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四、围护结构设计 1 、围护墙体 2 、支撑体系 五、基坑围护的计算分析及变形预测 1、基坑稳定性验算 2、基坑侧向变形预测计算 基坑工程开挖卸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1、 2、 3、施工顺序和工况施工要求 1、围护墙体 2、圈梁 3、预应力锚索 4、降水要求 5、土方开挖 、基坑围护施工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2 、执行规范与标准 3、监测内容 4、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5、监测仪器 6、监测频率 7、监测工作实施要求 、基坑工程风险应急预案 、计算书及图纸 一工程概况 拟建建筑分别为17~33层的高层建筑,框架及剪力墙结构,设置一~二层地下室、埋深约5.4~7.8m。 基坑(护壁、支护、止水、降水)工程基坑为独立的1#地块~6#地块六个部分。 本次围护考虑#地块#及5#地块。 基坑情况汇总表 地块 基坑周长 (m) 基坑面积 (m2) 泥面标高 (m) 开挖深度 (m) # 1889.65~1890.50 7.55~8.40 4# 1889.65~1890.30 8.05 5# 1889.60~1891.10 4.8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 主体结构基础图;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33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DGJ08-116-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11-98) 三工程地质 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关上,场地原为厂房及住宅,地形相对较为平坦。 标高介于1889.50~1891.70m,相对高差约1.6m。拟建场地处于昆明滇池盆地东部地段,属滇池盆地冲、湖积平原地貌,属中等复杂场地。 地层描述 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Qm1);第四系冲、洪积(Qa1+p1);第四系沼泽相(Qh);第四系冲、湖积(Qa1+1)地层。根据地基土的成因、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能并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对地基土进行工程地质单元层及单元亚层的划分,共划分为9个单元层及6个单元亚层。各工程地质单元层及单元亚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第四系人工堆积(Qm1)层 人工填土①:场地大部份地段主要由碎石土组成,结构松散,局部稍密,稍湿。层厚0.50~7.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第四系冲、洪积(Qal+p1)层 粘 土②:褐黄、灰黑色,可~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态,湿。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08~2.5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第四系沼泽沉积(Qh)层 泥炭质土③:黑色,软~可塑状态,很湿。含大量腐植物,有腥臭味,质轻染手,层厚1.60~2.2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第四系冲、湖积(Qa1+1)层 粉土④:灰褐色,稍密,饱和。局部夹薄层粘土,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0.50~2.6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粘土④-l:灰、灰褐色,软~可塑状态,湿。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粉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2.1,~4.6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有机质土⑤:灰褐、灰黑色,软~可塑状态,湿。局部夹薄层泥炭质土,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60~2.4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粘土⑥:兰灰、灰褐色,可塑状态,湿。局部夹薄层泥炭质土及粉土。无摇振反应,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30~2.2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粉土⑥-l:灰褐色,稍密,饱和。局部夹薄层粘土,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0.60~2.3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泥炭质土⑥-2:灰黑、黑色,可塑状态,湿。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粉质粘土,有腥臭味,染手质轻。层厚1.4~2.6m,场地局部有分布。 泥炭质土⑦:灰黑、黑色,可塑状态,湿。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粉质粘土,有腥臭味,染手质轻。层厚1.6-3.8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粉土⑦-1:灰褐色,稍密,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层厚0.90~1.5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