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坝隧道冬季停工安全保障措施方案-2017年10月.docx

吉林坝隧道冬季停工安全保障措施方案-2017年10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坝隧道冬季停工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国道306线林西至大水菠萝段公路工程吉林坝隧道冬季停工安全措施技术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道306线林大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二零一六年月日一、总则1.1编制目的目前吉林坝隧道施工现场气温已经达到零下20℃左右,已经进入严寒气候,加上施工材料(水泥、砂石、炸药等)进场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经建管办、总监办、驻地办和总包项目部共同商议决定,吉林坝隧道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进入冬季临时停工期。编制此方案是为了保证冬季临时停工期间施工现场留守、巡视人员管控到位,物资设备安放存储安全,应急救援物资、机械设备齐全,安全保障措施有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提前准备、超前谋划、合理安排,以求达到每个施工点在临时停工期间的应急工作机制可行、可靠和可控。防止可防事件事故发生,杜绝衍生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各项冬季停工期间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为来年的复工打好坚实、安全的基础。1.2 工程概况吉林坝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式的四车道一级公路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隧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 K558+425~K560+920,全长 2495m,左线起讫桩号为ZK558+405~ZK560+885,全长 2480m。隧道进口段左右线测设线间距 31.35m,洞身段及出口段左右线测设线间距 34.00m。吉林坝隧道受地形限制,右线进口平面线形为圆曲线,R=1500m,接缓和曲线,Ls-170m,最后以直线出洞,R=∞;左线进口平面线形为圆曲线,R=1650m,接缓和曲线,Ls-185m,最后以直线出洞,R=∞;隧道纵坡全程为单向坡,左、右线纵坡均为-2.45%。隧道进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建筑限界:宽10.25m,高5.0m,隧道最大埋深140m。本隧道共设置紧急停车带左右线各3处,车行横洞3处,人行横洞4处。1.2.1工程地质及自然条件1.2.2地形地貌:场区总体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单元。1.2.3气象特征林西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在 1-5℃, 1 月份最冷, 月平均气温-14℃,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2.2℃(1979 年 2 月 1 日)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 2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8.6℃(1955 年 7月 23 日) 。区内降水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 370 多毫米, 年极端降水量为 613 毫米 (1959 年) , 年最少降水量为 175.6 毫米 (1968年) 。1.2.4地质、地震情况1)地质根据本次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隧址区未见不良地质构造通过。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工程地质断面图,区域地质较稳定。2)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隧道属抗震重点工程,建议采用Ⅶ度抗震措施设计。3)地层分类及岩性特征根据本次地质调绘、钻探资料,场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质黏土层(Q 4 al+pl )、碎石土(Q 4 dl )、二叠系凝灰质板岩(P 1 )及燕山期花岗岩(γ 5 2-2 ),现从新到老将地层特征分别介绍如下:(1)第四系冲洪积、坡积层(Q 4 al+pl+dl )粉质黏土: 黄褐色, 可塑, 土质较均, 韧性中等, 含铁锰氧化物, 局部夹白色斑点, 0-0.5m为耕土,灰褐色,含少量植物根系。碎石土:灰褐色,稍湿-饱和,呈棱角状,一般块径 30-60mm,见虽大块径 110mm,填充物为黏性土及砂砾。(2)燕山期火成岩(γ 5 2-2 )全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岩芯风化成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岩芯风化成块状或短柱状,短柱高度一般约 20~40mm,裂隙较发育,敲击声哑,手捏易碎。中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块状构造,等粒结构,裂隙较发育,一般柱长 200-300mm,最长 500mm。微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块状构造,等粒结构,裂隙不发育。(3)二叠系(P 1 )全风化凝灰质板岩:灰褐色,岩芯风化成土状。强风化凝灰质板岩: 灰褐色, 岩芯风化成碎块状, 一般粒径 30~60mm, 最大粒径 100mm,裂隙较发育,轻敲易碎。中风化凝灰质板岩:灰褐色,岩芯成柱状,裂隙发育较少,敲击声脆,不易碎。1.2.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等几种类型。地下水由上部土层孔隙潜水及下部基岩裂隙水所组成。其中第四系砂层的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好,含有一定水量;下部基岩岩石裂隙较发育,含有少量裂隙水。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