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时间:2012-05-14 字体:大 中 小 一、编制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洪涝灾害、地震及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旱灾和台风灾害等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时使用。涉及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业技术内容,专门制定分灾种卫生应急技术方案。 二、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几乎每年均在不同地带发生自然灾害,且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分布地域广、经济损失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认识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有利于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救援。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种类主要有洪涝灾害、旱灾、地震及地质灾害、台风和雨雪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说,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往往使人类猝不及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缓发性自然灾害往往渐进式发展而形成,往往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如不及时应对,同样可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疾病流行,甚至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洪涝灾害 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降雨过渡,地势低洼,堤坝等水利设施溃决等,都可以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形成一般须要一个降雨积累过程,可以在一周或数周内形成,为预警和应对留下空间,但是堤坝溃决造成的洪涝灾害可以突然发生,往往难以做到预警。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容易发生的地区主要在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除了黄河凌汛发生在冬春季外,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和夏季。 洪涝灾害发生时,居民住宅、公共设施、农田和工业生产设施被淹,环境会和生活饮用水源被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病媒生物如蚊虫、鼠类等原有生态平衡被打破,大量灾民失去正常生活条件和秩序,洪水退后,被淹死的动植物、垃圾、淤泥等造成环境急剧恶化,病媒生物大量滋生,灾区群众抵抗力下降等,这些都是洪涝灾害时的主要特点。 (二)旱灾 旱灾主要是降雨不足造成。旱灾一般渐进式形成,持续时间长,受害面积大,影响广泛。长期、大面积的严重干旱,会引起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饮用水源枯竭,饮用水质量下降,继而造成对群众生活和生产严重影响,甚至发生次生灾害,如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蝗虫灾等。 (三)地震及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往往是瞬间突发性的严重人类灾难。地震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及难预见性、灾难性,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如有毒化学品或放射源泄露、火灾等。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的严重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在山区发生频率较高,发生原因主要有暴雨、地震、过渡采矿等不当生产行为等造成。 (四)台风 台风是我国沿海发生频率最多的一种自然灾害,每年我国沿海都遭受台风袭击。台风由于速度快、能量强、冲击力猛、破坏性大,是造成沿海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也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袭击可以造成洪涝灾害,还可以造成公共设施破坏导致停电、停水、电讯中断、交通中断、建筑物损坏、水源污染、食品浸泡、霉变等次生灾害。 (五)雨雪冰冻灾害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口可以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可以造成交通中断、电力设施破坏、商业供应链中断、公共设施破坏、摔伤等急剧增加,学校、银行等公共服务行业被迫停课停工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一)洪涝灾害 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居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野鼠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等各种媒介滋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引起了水源污染、食品污染,易导致传染病流行。主要表现为: 1、疫源地的影响 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使啮齿类动物及其他病原宿主迁移和扩大,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如出血热、血吸虫病等。 2、传播途径的影响 洪涝灾害改变生态环境,扩大了病媒昆虫滋生地,各种病媒昆虫密度增大,常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是常见的灾后疾病。另外洪水冲毁既往掩埋病死的动物尸体高地,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如炭疽,口蹄疫等。 3、洪涝灾害导致人群迁移引起疾病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一方面使传染源转移到非疫区,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迁移极易导致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