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ppt.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ppt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一、关于志人小说的文学常识 (一)志人小说的界限 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基本上同时出现,具有相似的艺术特征,同样是粗陈梗概,画龙点睛,缺乏完整的情节与结构,更谈不上完整的形象塑造。 “志人”一词出现很晚,出自鲁迅先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和志怪相对。志人小说按字面理解是指写人事的小说,对此学界并无不同看法,但在具体叙述时则又有所不同: 专记人物言行片断的小说 逸事小说 (二)志人小说的渊源 (一)社会风气 选拔官吏的制度 品评人物的风气 汉末清谈风气 魏晋时期人的觉醒 (二)文体的继承与改造 中国叙事文学形成时间上晚于抒情文学,纪事体散见于早期的史传、诸子和其他文学样式中,给志人小说在表现方法上以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刘向辑撰的《说苑》、《新序》,均由故事轶闻和作者议论组成,并能以类相从,在从诸子史传向志人小说的过渡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三)志人小说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志人小说奠基和繁荣时期,其中魏是草创时期,两晋则进入繁荣期,刘宋是收获期,齐梁以后则既有继承又有新的演变。 逸事小说追步《西京杂记》,分卷不分类,以记闾巷传闻、野史故事为主,学者多称为“杂记体”,多采取记叙兼议论的方式,每个故事之后,是作者的议论,以资“法戒”; 琐言小说以《世说新语》为代表,后代同类小说又多摹仿其以类相从的体例和记载文人事迹为主的特点,学者多称其为“世说体”,多不在故事后发议论,重在人物神韵、风度、言行的描写,不须议论而倾向自明,小说文学的意味更浓。 附:笑林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是最早的一部志人小说,收集了前代人的一些可笑故事,开导了后代笑话小说的先路。(谐谑类)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二、《世说》其书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组织门人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分为36门。 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内容大都采集汉魏以后的笔记小说和诸子、史传散文中的故事成分。 广泛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尤其是魏晋士人清谈玄学的场面和放达不羁的人生态度等,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可称为一部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 书中主要记叙东汉至东晋间士族文人的言行轶事,鲁迅认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世说》虽以记述名士言行为主,但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人物,一类是“芝兰玉树”般的儿童形象,另一类是风韵独特的女子群像。 三、《世说》中的名士风度 《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形象地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 名士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能代表魏晋风度的人物,于曹魏时代自然首推阮籍和嵇康;于东晋时代,则首推王徽之。 (一)清谈之风 清谈即谈玄,魏晋士人重才性,亦不乏才华横溢之辈。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驰骋思辩的清谈之风。 1、互相辩难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文学》) 2、执塵——追求优雅的风致 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文学》)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容止》) (二)品藻人物 品藻,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 1、“清”的审美精神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赏誉》)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 2、关注仪容之美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 3、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夙惠》)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 (三)任诞放旷 魏晋士人崇尚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把任诞放达的生活作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