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让课堂焕发活力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让课堂焕发活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在某些时候,少数教师还自不自觉地以权威自居,无意当中还是以主演或导演的身份在从事教学活动。
镜头一:
这是一节语文课《狼和小羊》,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让两位学生根据“剧本”,扮演狼和小羊,进行角色表演,但学生们都羞于开口,不举手。个别学生站到讲台前表演,也只是走走场。学生无精打采,一堂课死气沉沉。
镜头二:
这是一节示范课,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间一问一答,“效果颇好”。几个优异生在课堂上频频举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后进生更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而教师还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教案”惟妙惟肖地表演着,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则是“演员”,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整节课“一帆风顺”。
反思:
从以上镜头,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课堂实况。少数教师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变成“听众”“记录员”“演员”;有的老师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但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没有兴趣,完全丧失了主体主动的意识,整堂课死气沉沉,毫无生命的活力。针对目前的教学实际,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1 鼓励质疑,调动兴趣,激发主体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独霸讲台”“搞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主动权,试想,这样的课堂何谈生机、何来活力?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我们只有把他们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布鲁诺指出“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鼓励学生质疑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比教师设计的问题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它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因此,在课堂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敢问”,帮助他们树立敢于质疑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使他们“会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文眼”,即课文的题目、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等入手进行质疑。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第七课《有趣的发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课文题目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个发现有趣在哪儿?”还有学生说:“这是谁发现的?”又如在教学第九课《青蛙看海》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提问:“青蛙生活在池塘里,怎么能看到海呢?青蛙真的看到海了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形成无形的内驱力,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当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挥才能的舞台,当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时,课堂自然会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
2 关系和谐,氛围宽松,点燃主体意识
自古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作了这样的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常以长者、权威者自居。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天、是神、是崇拜的偶像,学生与生俱来畏惧老师,导致师生间缺乏平等交往和相互交流。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激情、微笑、爱心带进课堂,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
2.1消除畏惧心理,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权威者,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无疑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更紧张、害怕,这就要求教师“目中有人”,放下“严师”的面孔,真心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亲切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信任,使学生充满自信,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从僵化、沉闷走向和谐融洽,学生自然地就会主动参与探求知识,课堂将不会再是一片沉默的天空。
2.2巧用激励机制,体验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赞扬与激励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优秀的学生多用:“你说得真好!”“太棒了!”对于反映较慢、自卑的学生,要耐心地给与鼓励:“别急,慢慢说!你能行的!”“瞧,你说得多好啊!”这些准确的语言评价,会使学生极大地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激励,有了自信,才会在心理上真正接纳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通过彼此间交流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学生的主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