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当前经济形势的好转,由经济竞争带来的人才之争在贫困山区也变得异常激烈。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才流动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趋势。人才大量流失,使本来人才匮乏的经济落后地区雪上加霜,出现“人才缺乏——经济落后——人才缺乏”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别。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遏止人才流失,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全面实现奔小康的目标。 一、人才流失的困境与忧虑 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人作为生产力活跃的因素,人才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必然进入市场,按照其价值规律进行“双向选择”,即人选择岗位,岗位选择人。人才流动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这一历史必然,对个人来说,实现了最佳选择,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可以断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人才流动的趋势将越来越猛烈。对于发展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落后地区,在这场人才流动的大潮中损失严重,特别是在西北,人才流动发生了倾斜,新华社对此曾报道:大西北的歌好听,大西北的人留不住。“宁愿向东一千里,不肯向西挪一米”的心理,同当年“不怕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志儿女向西行”的建设热情形成了鲜明反差。 宁夏地处大西北,是回族聚居地,经济也比较落后。近几年,人才流失状况也相当严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调出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60%。从行业上看,人才流失最严重的部门是工业企业和高校,其次是卫生、新闻出版、文化教育。从年龄上看趋向年轻化,调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67%,文化层次和职称越来越高。近年来调出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调出人员总数的80%,更为遗憾的是贫困地区送出去的大学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回归,使之出现巨大的人才断层,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对未来的发展。 同心县属宁夏南部贫困地区,近年来,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笔者通过县教育部门了解,2008年以来,就有100多名教师陆续调往外地,其中,一半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大部分是骨干教师。急需人才的流失,使英语等学科教师奇缺。近年来教师队伍改行的现象虽然得到遏制,但教师队伍流向却出现了“村流向乡,乡流向县,县流向区”的趋势,使得农村教师短缺,只好用民办和代课教师替补,严重影响广大农村的教学质量。 贫困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严重现状,给这些地区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1、科技骨干的流失。一般来讲,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员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实力。 2、影响科研和生产。一些科题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调离,迫使一些科研项目中途搁浅,使科研院所和企业苦不堪言,影响和损失巨大。 3、科研成果流失。众所周知,科研人员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智力密集性连续性特征,科研人员的流失,时常伴随着科技成果及无形资产的流失。 4、人才之心不稳。落后地区人才流向发达地区是科技群体最敏感、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某一人的调动,波及效应巨大,他们得知流往外地的人员获高薪,住好房,子女就业,事业红火时,他们心理不平衡,人心思走,构成人才不稳定因素。 经济落后地区最重要的是人才,而流失最严重的也是人才,不仅流走了人,而且流失了“财”。人才流失不仅影响落后地区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全面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对此,应该引起忧虑、深思和高度重视。 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只要看到流水,就能找到源头,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就落后地区人才的流失问题,只要我们深入了解,认真分析研究,就能找到其原因所在。 应该说造成经济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又有经济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突出的原因是: 1、经济落后,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而西部只有3000多元,一些贫困地区仅有几百元;作为新的经济成份,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区域间的差距更为突出。98%的外商投资份额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仅占引进资金2%。经济实力的悬殊必然引发受经济杠杆支配的人才单向流动,这种市场竞争趋势,最终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经济落后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留不住人才,使人才流向比较富庶的地区。同心县有一名大学生,91年毕业于天津食品工业学院,分配在县食品加工厂工作,应该说工作是所学的专业,可以施展才华。但一年多领不到工资。后来经人介绍到深圳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现每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