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城市2012论文类文本阅读_51251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大多数 1.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30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 ??? 2.关于盛大旗下网站的排名结果是否可以号称“全国性”,“文学城市”的称谓是否合理,搞这种排名究竟有多大意义……虽也值得讨论,但尚不是此次争议中的关键;一些质疑者提出的“文学城市”衡量标准,涉及到文学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走向,倒是值得我们关注。 提出自己探讨的问题——一些人提出的 对文学城市的衡量标准 正确与否。 提出问题 3.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文学”,更应该看它的市民对文学的参与热情,看这个城市文学创作的整体活力,看文学对城市人的影响。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据深圳作协的最新调研资料,深圳的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全市长期坚持文学写作的不少于1.5万人,大致能持续写作的不少于5万人,而非持续写作者数以百万计,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1000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深圳人对文学的参与热情,曾让不少慕名前往参与其间的学者、作家感慨不已。 提出自己的衡量标准—— 参与热情/整体活力/文学对城市的影响。 并分析深圳的优点—— 人多/作品发表渠道多/活动多 4.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崭新城市,他们承载的内地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激,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等多重张力。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形诸于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这是在书斋里关门造车,或者去基层草草体验一下生活就动笔的某些职业作家无法呈现的。一些职业作家炫技的所谓先锋作品,虽然很美,但与时代、与大众、与生活相当隔膜,是动漫里的纸花、是灯影下的泡沫,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 张力:指作者对文章的情节内容驾驭熟练,可收可放,使文章节奏恰当,而不拖沓,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 深圳文学的优点: 源自生活,具有文学张力;作品数量多。 5.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去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起“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如果这样的评价标准得不到校正,城市大众参与文学的热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那么,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而市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也会多少受些负面影响。 网友的评判标准单一、不准确。 这样的评判标准会带来危害。 1.人们质疑深圳成了“全国第四”文学城市的原因是什么?“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审题及要求: 分开问,分开答;原因——需要提炼概括 信息筛选: 第一节:在不少人看来…… 整合提炼: (1)深圳城市历史短暂,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 大作家,文学成就的影响弱(或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品)。 (2)城市里热爱文学的大多数人(1分),大多数人 的文学活动(1分)。(作品、阵地、活动) 2.作者认为“文学城市”更应该有哪些标准?现如今有些网友和媒体所持标准单一、视野狭窄,可能带来什么后果?(6分) 答案参考: (1)看一个城市市民(大众)对文学的参与热情,看这个城市文学创作的整体活力 ;看文学对城市人的影响。 (2)扼杀城市中潜在的文学天才;延缓市 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3.作者认为,深圳“城市文学”呈现的特点是什么,请分条概括。(6分) 审题及要求: 深圳“城市文学”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