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慈溪县学记》2009四川卷_50506.pptVIP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2009四川卷_5050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2009四川卷_50506

《慈溪县兴学记》 北宋 王安石 安石记曰: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①,故学②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注】 ①政教:政治与教化。 ②学:学校,学府。 【译文】 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①之法,立乎其中。乡射②饮酒、春秋合乐③、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之政,至于受成④、献馘⑤、讯囚之事,无不出于学。于此养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以至一偏之伎、一曲之学,无所不养。而又取士大夫之材行完洁,而其施设已尝试于位而去者,以为之师。释奠⑥、释菜⑦,以教不忘其学之所自;迁徙、逼逐,以勉其怠而除其恶。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⑧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⑨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古之在上者,事不虑而尽,功不为而足,其要如此而已。此二帝、三王⑩所以治天下国家而立学之本意也。 【注】 ①党庠、遂序、国学:《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郑玄说:“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乡。遂在远郊之外。”指各级各类学校。 ②乡射: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 ③合乐:谓诸乐合奏。 ④受成:听受出师成功的禀告。为旧时军制中的一种礼仪。 ⑤献馘(guó):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亦泛指奏凯报捷。 ⑥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⑦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⑧服习:熟悉,犹习惯,适应。 ⑨百执事:犹百官。 ⑩二帝、三王: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 远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序、国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诸如乡射饮酒、春秋合乐、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等各项社会活动和政务,直至受成、献馘、讯囚这些事情,也没有不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引进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乃至一技之长、一曲之学,没有不引进的。让那些士大夫中德才兼备、曾经做官而又退居的人担任老师。祭祀圣人先师,不忘知识学问的来源;用迁徙、驱逐的办法,激励学生勤勉向善。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无不都是治国安邦之道,行为习惯符合仁义,所学本领都能根据他们的潜能。一旦成为各级官吏的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品行都已经过鉴定,他们的业务能力都已经过实践锻炼,无须从头学起就能胜任。 古代的那些领导,自己不用殚思极虑却没有疏漏,不以功利为念却能功德圆满,其要点就在于此。这就是古代圣王办学校以治天下的本意。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①之久,则四方之学者,一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斫木抟土,如浮屠②、道士法,为王者象。州县吏春秋帅其属,释奠于其堂,而学士者或不豫③焉。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①陵夷:衰败,衰退。 ②浮屠:佛陀;和尚。 ③不豫:不参与。 后世再无井田之法,于是很多学校遭到废弃。那些治天下国家的人,不一定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了。那些所谓的学者,或群居、族居,作为老师或学生,也只讲讲文字章句而已。因为学校废弃已久,那些学者干脆变学校为庙宇,纷纷祀孔子于天下,用木头泥土仿效佛教道教的做法,给孔子塑王者之像。而州县官吏率部属祭孔子于春秋两季,学者居然也有不参加的。大概庙宇之兴盛,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这是近世之法造成的。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④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时庆历五年也。 ④不然:不合理;不对。 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不循也。虽然,吾有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构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噫!林君其有道者耶!夫吏者,无变今之法,而不失古之实,此有道者之所能也。林君之为,其几于此矣。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革除弊端。于是,学校又稍稍兴盛起来,可还是有规定:“凡县里学生满二百人,才可以建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子们仍旧不能有学校,只有孔庙,而孔庙也已年久失修。前些年,刘君向州里打报告,让民众出钱修孔庙,还没动工他就走了,那是三年前的事了。 后来林肇任县令,他说:“我没见过古人如何办学,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但是,我的百姓不能没有教化。”随即用那笔钱修孔庙,就像如见看到的,又在庙四周建学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当老师,这样就把学校给办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