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水库水质治理方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埔水库水质治理方案

大埔水庫水質 治理方案 苗栗農田水利會 100 年1月 目錄 一、前言 2 二、計畫依據 2 三、現況問題分析2 四、計畫目標 15 五、執行措施與方案 15 六、權責與分工 19 七、預期成效20 參考資料:21 1 大埔水庫水質治理方案 一、前言 大埔水庫水體水質在民國 93 至96 年監測成果呈現優養的狀態,並且 優養程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水庫每年泥砂入流量經由 95 年水庫測量結 果顯示,歷年平均淤積量為 13.93萬 m3 ,為延長大埔水庫使用壽命,水庫集 水區之整體治理乃是治本之道。水庫集水區之土地利用包含森林、農作、道 路、房舍等,而每項土地經營利用必須配合完善之水土保持設施,方不致增 加大埔水庫泥砂之來源,導致水庫之壽命減少。 二、計畫依據 大埔水庫集水區內除自然崩塌及降雨沖蝕外,人為開發包括坡地農業 擴張、道路闢建等土地開發,均使土壤沖蝕量與泥砂淤積量增加,水庫容量 減少,並增加水庫維護及營運成本。爰此,行政院 95 年3月 20日台經字第 0950010423號 函核定「水庫集水區保育綱要」,為達成水庫集水區泥砂生產 減量,維護水庫優良水質之目標,水庫集水區內權責機關應提出相關治理計 畫,以作為水庫集水區治理之依據。經濟部水利署(以下簡稱水利署) 97 年3月 17日召開之 97 年度「水庫集水區保業務」第一次工作會議決議,及 於民國97 年8月 26日函文苗栗農田水利會(以下簡稱水利會)研提大埔水 庫集水區保育實施計畫,以收整體治理及管理實效。 三、現況問題分析 (一)水庫集水區基本資料 1 、水庫集水區範圍 大埔水庫位於中港溪支流峨眉溪,壩址距峨眉溪與中港溪匯流口上 游約6km ,集水區面積達100km2 。集水區主流為峨眉溪,上游主要有 大坪溪、大湖溪、埔尾溪、石子溪及石井溪等5條支流,共分為 7個 2 子集水區 ,詳圖1 。 圖 1 大埔水庫子集水區分布圖 2 、地形與地勢 本集水區地處丘陵區,主要為峨眉溪貫穿,各河道平均坡降 1/36 , 為一迂迴曲折之溪流,高程介於 70~1,580m間(圖 2 )。峨眉溪發源於 雪山山脈,南以鵝公鬃山、獅頭山為分水嶺與南庄溪相鄰,東以五指 山為界與頭前溪支流上坪溪流域相接,北隔寶山丘陵與客雅溪流域相 鄰。峨眉溪自發源地由南向北流,至北埔西折流至富興頭,再南迴經 壩址至三灣鄉之 小銅鑼,繼轉西北與南庄溪合流為中港溪。 3 圖 2 大埔水庫集水區地形圖 3 、地質與土壤 本流域地質上游基層為中新世之南港砂岩及桂竹林層(圖3 ),其 中挾有新世之南庄層或上新世之錦水頁岩與卓蘭層,中下游區則覆有 上新世至更新世之頭嵙山層,其由極厚之細砂岩與泥岩之互層組成。 地層構造有大南坑及番婆坑科摺曲,軸向均為東北西南向。- 4 圖 3 大埔水庫集水區地質圖 集水區土壤以崩積土與黃壤分布最廣(圖4 ),其次為沖積土。沖 積土主要分布於集水區之主流峨眉溪及石井溪溪兩岸處,面積約 360 公頃,佔全區之3.5% ,分布範圍有限。本區之沖積土多無構造或只弱 度發育之小的鈍角狀構造,結構多趨於鬆散,性頗易碎,pH值多在 6.3~7.6間。黃壤主要分布於集水區中部及部份地區,面積約 2,118 公 頃,佔全區之 20.7% 。 5 圖 4 大埔水庫集水區土壤圖 4 、氣候與水文 本集水區位處亞熱帶,全年溫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