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路社交媒体使用者之人格特质间的关系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者人格特質之研究 校系: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所 指導教授:劉以琳 博士 研究生:蘇鵬仁 1. 緒論 Web 2.0較Web 1.0強調使用者為中心。 TWNIC調查: 家庭及個人上網率年年提升。 創市際調查: 社群網站使用者人數及停留時間都持續增加。 1. 緒論 國外研究發現: 人們使用網路主要目的之一是聯絡及溝通。(Jones Fox, 2009) 人與人之間有愈來愈多溝通與交流是透過網路社交媒體達成的。 1.1. 網路社交媒體的定義 「Social media」 → 「網路社交媒體」 「使用數位媒體或網際網路來替代傳統媒體的形式,並且提供觀眾透過Web 2.0和其他人或共同的朋友聯絡、溝通與互動的機制」。 (Correa, Hinsley and Zuniga, 2010) 使用者自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OECD, 2007) 公開發表於網頁或社交網站並讓社交群組可取得。 一定程度的原創性。 非基於職業所需產生。 1.1. 網路社交媒體的定義 依據網路社交媒體的定義,選擇台灣資訊人口使用頻率最高的四類網路社交媒體作為研究標的: 網誌(Blogger、新浪博客等) 社群網站(無名小站、Facebook、MySpace等) 微網誌(Twitter、噗浪等) 論壇(巴哈姆特、Mobile 01等) 1.2.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者之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McCrae Costa提出的「五因子人格特質模式」 (Big Five Model, McCrae and Costa, 1987) 外向性(Extraversion) 親和性(Agreeableness) 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神經質(Emotional stability / Neuroticism)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1.2.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者之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神經質及開放性與網誌的使用有較顯著的影響。(Guadagno , Okdie Eno, 2008) 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開放性及外向性特質分數較高的人,較常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和社群網站與他人互動。(Correa, Hinsley Zuniga, 2010) 外向性、神經質以及開放性三個人格特質變項,與Facebook的使用有較顯著的關聯性。(Ross et al., 2009; Zywica Danowski, 2008) 1.2.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者之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性別差異: 內向性和神經質較高的女性常在線上聊天室或討論區等網路社交服務尋求慰藉。 (Hamburger Ben-Artzi, 2000) 一份關於女性使用網際網路的研究指出,寂寞的女性沉迷於網際網路,表示能藉此降低寂寞感。(Amichai- Hamburger Ben-Artzi, 2003) 1.2.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者之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之前的研究很少以亞洲社會為目標,亞洲人的社交方式與人格特質與西方有很大的差異。 新興網路社交媒體 (例如微網誌),其使用者之人格特質也幾乎從未被深入探討。 1.3. 研究問題 據以上論述,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探討網路社交媒體的使用與人格特質的相關性。 探討網路社交媒體的使用與人格特質的相關性是否依性別而有所不同? 探討四種個別網路社交媒體的使用與人格特質的相關性。 2. 研究方法及步驟 測試網路使用者的人格特質與常使用的網路社交媒體之間的關係。 問卷調查法: 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 第二部分為人格特質部分。 第三部分在調查使用網路社交媒體的類型。 2.1. 受測者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所大學部學生。 89位女性(78.1%)及25位男性(21.9%),共114人。 20歲至24歲的人數最多,佔總人數的66.7%。 2.2. 測試程序 2010年5月18日至2010年6月15日期間。 皆為實體問卷。 有效樣本數114份。 平均填答時間約20分鐘。 3. 結果 3.1. 性別與網路社交媒體使用交叉分析 3.2.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迴歸分析 樣本平均使用2.32種網路社交媒體。 3.3. 個別網路社交媒體使用與人格特質變異數分析 4.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樣本達96.5%有使用網路社交媒體,稍高於國外研究數據。(90%, Lanhart, 2009) 女性使用網路社交媒體的比例大於男性,尤其在網誌使用的部分。 外向性、親和性與神經質,均為網路社交媒體使用的顯著預測因子。 本研究結果之「親和性」與先前研究不同。 4. 討論與結論 網路社交媒體使用之性別差異: 男性 → 外向性。 女性 → 外向性、神經質、親和性。 女性親和性較顯著的推論: 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鼻窦炎诊疗指南 .pdf VIP
- 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2021年劳动合同通用版.doc VIP
- 课堂小练笔结题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 VIP
- SHT-3508-2011-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理想ONE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图解详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35KV箱逆变吊装施工方案.doc VIP
- 中航证券投行业务简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