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庐的早期杂文.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1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27 No.1 2010年3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Mar., 2010 王度庐的早期杂文* 徐斯年 (苏州大学出版社, 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王度庐即王霄羽以“柳今”为笔名发表的140余篇杂文,在批判以“金权”为中心的社会弊端和伸张女权 等方面继承了“五四精神”;在对待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方面则与当时的“新儒家”有所契合;其文学观念既认同 “五四”先驱提出的“平民文学”,又与之有所区隔,并对通俗文学进行了理论性的界定;杂文中的“我”则经常 显示着作者本人的气质和心态。这些杂文以平民的视角,非游戏、非消闲、“为人生”的态度以及“载道”、“言志” 交融的风格而显示出京派“正格”通俗散文的品性。 关键词:通俗文学;王度庐;杂文 中图分类号:I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8-793(00)0-000-3 那时,“王度庐”这个笔名尚未出现,他用的是 他在《中等人》一文中,剖析了“人分三等”背后 本名“王霄羽”。民国十五年(1926),十七岁的王霄 潜藏着的一种无形标准:“有学问的,自然是上等人, 羽开始向《小小日报》投稿,发表连载小说;随后于继 有权势的,自然是上等人;然而无学无势而有金银财 续发表连载小说的同时,又用笔名“柳今”开设个人 产的,也可以算上等人。没学问的,自然是下等人,没 专栏“谈天”,每日为其撰写一篇杂文;民国二十年 品格的,自然是下等人;然而有学有品而穷光蛋者, (1931),他开始担任该报编辑。 也得算是下等人。”介乎“有金银财产”者和“穷光 《小小日报》,创刊、终刊时间未详;国家图书馆 蛋”之间的,则是“中等人”。金钱既然成为判断人的 藏有缩微胶卷两卷,始于民国十五年(1926)12月11 价值、地位的唯一最终标准,必然导致人性的扭曲 日,止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30日,其间残缺严 和堕落。所以《发财学》中说:天下最重要的既然是 重。民国十九年(1930)4月1日至10月29日的报纸相 “钱”,那么“发财学”当然便成为最重要的学问了。 对比较完整(其间仍有佚失),从“谈天”共查到“柳 这门学问的宗旨就是“不管什么廉耻、良心、公共的 今”杂文140余篇(另有载于该栏之外而署名相同者 利益、国家的经济,只求的是我一己囊橐肥满,金银 2篇,即《看了〈故都春梦〉之后》和《团 月照破碎国 充溢”。“只要把头弄尖些,脸皮绷厚些,牛皮吹响些, 家》)。民国二十五年(1936)该报缺失最多,但在另 马屁拍熟些,会献小殷勤,会说低下话,能投机,善拍 一专栏“小言”内,仍可查到他的杂文,署名则为“霄 虎[马?]”,起码也可“落一个小财主”。 羽”。这两个副刊栏目,颇可借来概括霄羽杂文的总 柳今还揭示:金钱也已成为各种事业单位、社 体特征—以短小的篇幅、浅近的话语、“小民”的 会机构追逐的唯一目标,它的魔力并且渗透到各行 身份,主要与“小民”读者谈说他们身边的生活、他 各业之中,于是导致全社会的畸形化。《贵族学校》 们的切肤之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深层问题。 中说:学校成为“认钱不认人的教育机关”,教育成为 一、“解饿”和“救国” “阔人专享的权利”,将大批“未必有钱”的“有志的 柳今的杂文里,“钱”和“窝头”是两个出现频率 青年”拒之门外。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