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血性休克课件
休克的概念 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病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定 义 出血性休克(bleeding shock)是指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引起循环血量锐减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1 病因 病理生理 微循环的变化-收缩期-代偿期 微循环的变化-收缩期-代偿期 微循环的变化-扩张期-抑制期 微循环的变化-衰竭期-失代偿期 2 病理生理 体液代谢的改变 前列腺素 内啡肽 病理生理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器官功能障碍 心----心力衰竭; 肺----早期呼吸加速,晚期ARDS; 肾----急性肾衰; 其它:脑、肝、消化道功能障碍等。 多器官衰竭--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症。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心脏功能损害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肺功能损害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肾功能受损 病理生理的变化 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皮肤、肾、内脏微动脉收缩以维持心、脑、有效血流量。微血管痉挛,使毛细血管内压力下降,毛细血管内流入量增加,使其压力上升,导致体液血浆外渗,血容量和血压下降,血液浓缩,细胞缺氧,能量代谢降低,钠、钾泵功能下降,细胞内钠潴留,钾丢失,最后导致细胞水肿死亡 病理生理的变化 生化代谢改变:当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时,无氧糖酵解增强,乳酸大量生成,产生代谢性酸中毒,造成细胞能量不足,细胞膜受损加剧,钠、钾泵功能受损,同样导致细胞水肿坏死 病理生理的变化 内分泌、激素反应:血容量下降,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如肾上激素、去甲肾上激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微血管收缩,导致循环障碍。肾脏缺血可产生肾素、抗利尿激素,促使排钾保钠,引起少尿、无尿 病 因 出血性休克的常见病因有:严重创伤、骨折、挤压伤等所致的外出血和内脏(如脾脏)破裂引起内出血;各种原因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引起的咯血;泌尿道出血引起的血尿;女性生殖道出血引起的阴道流血;腹腔、腹膜后、纵隔等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等内出血。 病 因 上述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出血或外出血,都首先造成绝对血容量丧失,血浆容量和红细胞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的减少,表现为CVP降低,结果导致心排出量减少。 诊断 对于因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等发生大量出血所致的休克,由于出血一般均排出体外,诊断较易;但消化道出血有时在出现呕血和便血之前即有休克,如未注意,可延误诊断。 诊断 腹腔内出血常见者为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脾破裂病人常有腹部外伤史,但有时可自发破裂,此时脾脏常因有充血或感染而肿大,故易于破裂,病人常先有左上腹疼痛,以后转为全腹痛,且伴有腹部压痛和移动性浊音,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以确诊。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常有短期(一般6-7周)闭经史,继而有阴道流血和腹痛。腹痛剧烈,首先位于下腹部,且有腹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有少量阴道出血,宫口闭,宫体可扩大,但不及应有孕期的大小。宫体的一侧可有清楚块质,且有压痛,阴道后宆隆膨出,经后穹窿穿刺可得血液而确诊。 诊断 胸腔出血可由外伤、肿瘤、胸膜粘连带的撕裂以及主动脉夹层血肿等引起的。病人常先有一侧胸痛,随呼吸而加剧,叩诊变浊,呼吸音降低。出血如在500ml以上,胸部X线可发现胸腔积液。确诊在于胸腔穿刺抽到血液。 诊断 因骨折而出血有时亦可引起休克,尤其是骨盆、股骨等骨折,出血迅速而量大,可在1000ml以上而外观可不明显,休克较易发生。例如:脊柱、盆腔骨折可因腰部静脉撕破而致腹膜后大量出血,血液能积存于组织间隙高达2000ml以上:股骨骨折时血液可储存于大腿的软组织中,虽积血达1000-1500ml也常不发生令人注目的急性肿胀。诊断时应特别重视。 诊断 此外,流行性出血热、肝破裂、肾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肿瘤(如肝癌结节破裂)、各种出血性疾病、应用抗凝剂等也可引起腹腔内或腹膜后大出血而发生休克,应予以足够的警惕。 诊断 不论出血的病因如何,出血性休克多表现为冷型休克(低排高阻性休克),突出的表现特点是“5P”---皮肤苍白(pallor)、冷汗 (prespiration)、虚脱(prostration)、脉搏细弱(pulselessness)、呼吸困难(pulmonary deficiency)。最初反应为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末端发凉、脉细速,血压可正常但脉压小;若出血量大或在较晚期血压常下降,并有呼吸困难。休克的程度和出血量呈正比,依其严重程度,一般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