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统计分析考前辅导幻灯片
宫天夫 《金融统计分析》专题辅导 宫天夫 第一讲?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本科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考核主要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第一讲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金融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为赵彦云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金融统计分析”。 四、考试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本着了解、认知、掌握三个层次学习,因此,考试命题也将依据这三个层次进行。 属于了解层次的,主要是金融活动背景和金融理论的金融统计的初步理论,考试时分量较轻。属于认知层次的,主要是金融统计指标及概念、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的计算关系,考试时要区别重点和非重点,重点部分为考试的主要部分,非重点部分分量较轻。要求掌握的部分,主要是金融统计分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对主要金融业务统计数据利用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并根据整理结果做出分析结论。 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1、期未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其中:单选40分,多选15分。 (2)计算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45%。 2、考核形式。学习过程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3、其它说明: 答案要求以教材为准。单选和多选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简答题要求回答理论和方法的知识要点。计算分析题要求学生会利用公式和统计数据,模仿计算,并联系实际做出概括性分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考试时,要求学生携带计算器。 重点案例计算题辅导 第二章 1、根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分析货币当局资产操作和基础货币的创造。 2、储蓄存款统计分析。 例题讲解 3、货币乘数统计分析 已知我国1993年基础货币13146亿元,货币供应量34880亿元,法定准备金率13%;1999年我国基础货币 33620亿元,货币供应量 119898亿元,法定准备金率 8%,要求: (l)计算1993年、1999年的货币乘数。 (2)做出货币乘数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上的理论说 (3)结合计算结果和有关数据做出基本分析 例题讲解 解: (l)1993年的货币乘数=34880亿元/13146亿元=2.65 1999年的货币乘数=119898亿元/33620亿元=3.57 (2)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它在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紧缩时,分别起扩大和衰减作用。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从而确定了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后,有两条途径实现目标,一是前面所说的变动基础货币的数量,二是调节基础货币乘数。理论上认为,货币乘数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现金比率(流通中的现金与各项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中央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的影响。其中,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中央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反方向的。也就是说,准备率越高、中央银行发生的对非金融机构的存款越多,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就越受到限制,反之,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越得到发挥。现金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方向不是完全确定的。 (3)从1993年与1999年的货币乘数比较看有显著提高。货币乘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导致货币乘数放大,加强了货币乘数放大基础货币的效果。 第二讲 第三章 案例计算 1、因素分析法分析公司财务综合状况。 2、收益和风险分析。 用两只股票的收益序列和市场平均收益序列数据,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第一只:r=0.021+1.4第二只:r=0.024+0.9并且有E()=0.018, =0.0016。 第一只股票的收益序列方差为0.0041,第二只股票的收益序列方差为0.0036。试分析这两只股票的收益和风险状况。 解: 计算期望收益: 第一只:E(r)=0.021+1.4×E(rm)=0.0426 第二只:E(r)=0.024+0.9×E(rm)=0.0402 ①由于第一只股票的收益高,所以投资于第一只股票的收益要大于第一只股票 ②第一只股票的收益序列大于第二只股票(0.004>0.0036),即第一只的风险较大 ③从两只股票的β系数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