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100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高二應用生物(全) 科試卷
畫答案卡:V是□否 適用班級:2-1、2-2、2-3、2-4、2-9
第 1 部份:應用生物(全)1.1~2.2
一、 單選題 (每題 1.5 分,共 30 分)
B 1. 關於「馴化」與「育種」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前者屬於天擇;後者屬於人擇 (B)前者屬於自然突變;後
者屬於人為突變 (C)前者可創新性狀;後者則否 (D)前者突變率較後者高。
D 2. 傳統的育種技術,在植物方面主要是利用何種方式產生子代?
(A)無性生殖 (B)營養繁殖 (C)孢子繁殖 (D)人工授粉。
D 3. 何謂「基因轉殖」? (A)將基因數目增多的技術 (B)誘導原本不表現的基因表現的技術 (C)加速基因複製的
技術 (D)轉移外源基因的技術。
B 4. 關於馴化的過程,甲:人為選擇;乙:飼養;丙:自然突變;丁:個體差異,請依序排列?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C 5. 下列何種生物可能是造成農作物疾病之病原體?
(A)蘇力菌 (B)根瘤菌 (C)東方果實蠅 (D)T4 噬菌體。
B 6. 利用蘇力菌作為生物防治的機制為何? (A)產生抗原對抗昆蟲 (B)造成昆蟲腸壁痙攣破孔 (C)在昆蟲體內
大量複製 (D)昆蟲改食用蘇力菌而不啃食植株。
A 7. 捕食性天敵防治是一種常用的生物防治方式,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可形成專一性的防治 (B)易造成害蟲之抗藥性產生 (C)必須是外來種才有效 (D)須以基因轉殖方式達成。
C 8. 有關生物科技應用於育種的敘述,何者正確?
(A)農桿菌可應用於基因轉殖植物的過程 (B)兩個 2n 的植物原生質體進行細胞融合可形成 4n 的細胞 (C)黃金米
的育種為細胞融合後經組織培養的成果 (D)轉殖 Bt 毒蛋白的基因可產生抗病毒的基改作物。
C 9. 下列有關納豆菌與麴菌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納豆菌屬於真菌 (B)納豆菌可分解蛋白質形成胺基酸 (C)麴菌屬於細菌 (D)麴菌可行酒精發酵。
D 10. 在臺灣基因轉殖植物的試驗,是由哪一單位訂定規範?
(A)環保署 (B)健保局 (C)衛生署 (D)農委會
B 11. 下列關於基因改造生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指經由人為的方式,依照人們的需求 ,將原本不屬於目標生物體的基因,轉殖到目標生物體內,使其帶有該基因
的生物 (B)將人們想要的基因植入目標生物體後,此基因改造生物就能穩定地表現植入的外來基因 (C)基因改造生物
可能會發生排斥外來基因,或發生基因表現的失誤的現象 (D)具有抗病基因的番茄屬於基因改造生物。
C 12. 病毒感染昆蟲後,會讓昆蟲的感染細胞大量複製該病毒並會造成昆蟲死亡,待受感染的昆蟲死亡後,就會將此大量的
病毒釋放到田間,讓其他的蟲體也受到感染。如此散播病毒的方式,可迅速使田間害蟲死亡。根據上文的敘述,此種
防治法屬於下列哪一項?
(A)物理防治法 (B)化學防治法 (C)生物防治法 (D)運用不同的農耕方式來防治害蟲。
A 13. 下列有關基改食品的敘述,何者正確?
(A)基改食品是利用基改生物加工製成的食品 (B) 目前國內只核准基改大豆與基改馬鈴薯進口 (C) 目前國內已核准
種植可抗旱的基改稻米 (D)基改大豆所製成的大豆油需標示為基改食品。
D 14. 下列關於物理防治法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比較不會傷害植株,不會產生毒物讓作物吸收 (B)消費者比較不會因為食用該作物而受到影響 (C)防避的方式可
能在害蟲習慣之後便失去效力 (D)捕蟲黏紙與誘蟲燈屬於主動防治,效果最好。
C 15. 下列關於生物防治法的配對,何者正確?
(A)草蛉與粉蝨—寄生性防治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SCC B系列变频器产品手册.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配套练习(含解析).pdf VIP
- 认识医生和护士幼儿园助教幼儿园医学科普.pptx VIP
- 标准图集-19S9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pdf VIP
-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数字化赋能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人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C836056【强化】2024年重庆大学100100基础医学《660基础医学综合(西医)之生理学》考.pdf VIP
- 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