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钓鱼岛之前世今生
钓鱼岛之前世今生 付文 2012、9、18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位于台湾东北外海,中琉界沟(俗称“黑水沟”)西侧,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 钓鱼诸岛由8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 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 钓鱼岛 – 最早发现 中国有关钓鱼台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 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 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 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 钓鱼岛 – 名称由来 清代沈复《浮生六记》第五卷《海国记》中有“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即钓鱼岛),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的记载,由此可见,琉球国西部领域是从姑米山开始的,黑水沟作为中国与琉球国的分界线是历史事实,钓鱼岛无疑在中国领域之内。 《浮生六记》地质依据 钓鱼岛 - 权属依据 从1964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和1982年通过的《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看,钓鱼岛等岛屿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钓鱼岛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与日本辖下的琉球群岛相隔着2000公尺深的海沟。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原则,中国对全部东海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大陆架上的钓鱼岛等岛屿享有领土主权。 文献依据 1561年赴琉球的明朝册封使郭汝霖在《琉球奉使录》中记载:“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初六日午刻得风乃行,见土纳己山。土纳己山,琉球之案山。”文中的“案山”在古代汉语中即“界山”之意。土纳己山,即琉球的“渡名喜岛”。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太平洋 南海 诸岛 库页岛 钓鱼岛 赤尾屿 日方承认 甲午战争前 1873年,日本出兵侵占琉球,并入日本改为“冲绳县”。 1884年,日本福冈县人古贺辰四郎为了获取钓鱼岛上的信天翁海鸟羽毛,向日本政府申请开发该列屿。这是日本“发现钓鱼岛”的最早记录。 甲午战争后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台湾和澎湖列岛,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群岛。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钓鱼岛 –主权之争 1945年日本将钓鱼岛归还中国 1943年12月1日,中(时为中华民国政府所代表)、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把像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那样的日本国从清国人手中盗取的所有地域返还给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等所决定之诸小岛之内。”其中不包括钓鱼岛群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51年《旧金山和约》将钓鱼岛给美托管 1951年,日本与美国等48国签定《旧金山和约》,授权美国托管琉球群岛。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被排除《旧金山和约》协签之外,更未参与签署承认或批准。 1953年1月8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刊载的“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一文中写有“琉球群岛散布在我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洲岛西南之间的海面上,包括尖阁诸岛”的字样。这是日本认为中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的重要依据。 1960年代末日本单方面行动开采石油 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自己名字。 1971年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中包含钓鱼岛 1971年6月,美国将钓鱼岛随同冲绳一起“归还”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 1972年中日友好邦交将钓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