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孙吉斌
一 中值定理及证明:
极值的概念和可微极值点的必要条件:
定理 ( Fermat ) 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可导,若点为的极值点,则必有 罗尔中值定理:若函数满足如下条件:
(i)在闭区间[a,b]上连续;(ii)在开区间(a,b)内可导;(iii),
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ξ)=0。
证明:因为在[a,b]上连续,所以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用M与m表示,现分两种情况讨论:(i)若M = m , 则 在[a,b]上必为常数,从而结论显然成立。
(ii)若m < M,则因 (a)=(b),使得最大值M与最小值m至少有一个在(a,b)内某点ξ处取得,从而ξ是的极值点,由条件(ii) 在点ξ处可导,故由费马定理推知=0.
注1:罗尔定理的几何意义:在每一点都可导的一段连续曲线上,如果曲线的两端点高度相等,则至少存在一条水平切线。
注2:习惯上把结论中的ξ称为中值,罗尔定理的三个条件是充分而非必要的,但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定理的结论将不一定成立。
例如:
易见,F在x=-1不连续,在x=±1不可导,F(-2)≠F(2), 即罗尔定理的三个条件均不成立,但是在(-2,2)内存在点 ξ, 满足
注3:罗尔定理结论中的ξ值不一定唯一,可能有一个,几个甚至无限多个,例如:
在 [-1,1] 上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显然在(-1,1)内存在无限多个 = 使得=0。
2、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若函数 ?满足如下条件:i)?在闭区间[]上连续;ii)?在开区间()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
证明此定理要构造辅助函数 ,使得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i)-(iii) 且
,从而推得
证明:作辅助函数
显然,F(a)=F(b)(=0),且F在[a,b]上满足罗尔定理的另两个条件,故存在点
ξ(a,b),使得 即
注1°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的特例
注2°几何意义:在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条件的曲线上至少存在一点,该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平行于曲线两端点的连线AB,我们在证明中引入的辅助函数,正是曲线 与直线AB,之差,事实上,这个辅助函数的引入相当于坐标系统原点在平面内的旋转,使在新坐标系下,线段AB平行于新х轴(F(a)=F(b))。
注3°此定理的证明提供了一个用构造函数法证明数学命题的精彩典范;同时通过巧妙地数学变换,将一般化为特殊,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论证思想,也是数学分析的重要而常用的数学思维的体现。
注4°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结论常称为拉格朗日公式,它有几种常用的等价形式,可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在不同场合灵活采用:
注5°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两个条件彼此有关,并不彼此独立,因为:在(a,b)可导可以推出?在(a,b)连续,但反之不成立。把这两个条件的“重叠”部分去掉,改成“函数在(a,b)可导且在a右连续在b左连续”这样,两个条件互相独立,但文字累赘且不便记忆,因此一般不这样叙述。 3、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个重要推论
推论1 函数在区间I上可导且为I上的常值函数.
证明: 任取两点 (设),在区间 [] 上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存在 ξ()I,使得
推论2 函数和在区间I上可导且
推论3(导数极限定理)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U()内连续,在U°()内可导,且极限存在,则在点可导,且
证明:分别按左右导数来证明上式成立
任取,在[]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条件,则存在
ξ,使得由于<ξ<,因此当时随之有ξ→,对上式两边取极限,使得
(2)同理可得因为=存在,所以==,从而即
注1°由推论3可知:在区间I上的导函数在I上的每一点,要么是连续点,要么是第二类间断点,不可能出现第一类间断点。
注2°导数极限定理适合于用来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推论4 ( 导函数的介值性 ) 若函数在闭区间上可导, 且
( 证 )
二 应用举例:
1可微函数单调性判别法:
1.1 一阶函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1) 设函数在区间内可导. 则在内↗(或↘) 在内
( 或 ).
证 )
) 证.
(2) 设函数在区间内可导. 则在内↗↗( 或↘↘)
ⅰ 对 有 ( 或; ⅱ 在内任子区间上
2 可微极值点判别法: 极值问题: 极值点, 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极值是多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PLC实现啤酒发酵一版.doc
- 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doc
- 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doc
- 度广西高等学校申报表.doc
- 度湖南长沙一中高一数学必修教案《等比数列前n项和》.doc
-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室内设计专业论文—浅谈企业管理人员办公空间设计理念.doc
- 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算表.doc
- 建筑工程原材料、构配件及试件检验项目规则取样规定文档.doc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ws)doc.doc
- 应用斯特灵引擎颗粒锅炉对MCHP在国内应用发展.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