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血型-胡智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認識血型 胡智棚老師 【Q1】什麼是血型? 答:紅血球細胞膜上的抗原有許多,可以抗體發生反應【Q】血型?答:例如:ABO、Lewis、P、H、I等抗原。 蛋白質抗原,例如:Rh、Kell、Duffy、Kidd等抗原。 【Q】血型?答:【Q】血型答:基因上的差異:在所有人種中ABO基因座上主要的等位基因為:A1、B、O,其中A1和B等位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差別主要在7個核苷酸的差異,如下圖所示。 基因產物的差異: A1基因產物:乙醯半乳糖胺轉移酶(α1,3-N-acetyl-D-galactosaminyl-traneferase) B基因產物:半乳糖轉移酶(α1,3- D-galactosyl-traneferase) O基因產物:無 A或B酵素可見於卵巢囊液、乳分泌、血清、唾液之中,並可見於唾液腺、胃黏膜上皮細胞、腸道上皮細胞、腎臟、紅血球、淋巴球及血小板之細胞膜上。 基因產物的作用: 人體腺體的分泌液或細胞膜上的ABH抗原有四類,分類依據基本前驅物質(precursor substance, P.S.)最末兩個醣類來決定其抗原性,紅血球膜上以Type2為主。 類型 前驅物質構造 出現位置 Type1 Gal(β1→3)GlcNAc(β1→)R 腺體分泌液或血漿中ABH醣蛋白的主要構造 Type2 Gal(β1→4)GlcNAc(β1→)R 紅血球細胞膜上、腺體分泌液及血漿中ABH醣脂或醣蛋白的主要構造 Type3 Gal(β1→3)GalNAc(α1→)R 只存在於卵巢囊液或胃黏膜上皮所分離萃取的黏液中,未見於紅血球上 Type4 Gal(β1→3)GalNAc(β1→)R 可能也出現在紅血球細胞膜上 Gal(半乳糖)、GlcNAc(乙醯葡萄糖胺)、GalNAc(乙醯半乳糖胺)、R(剩下的分子) 紅血球上ABO血型抗原的產生與H抗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紅血球細胞膜上,H抗原的形成是由另一個與ABO無關的H基因(FUT1)所表現的岩藻糖轉移酶(α1,2- fucosyl-traneferase),將岩藻糖(fucose)連接到基本前驅物質尾端的半乳糖上形成H抗原。此種多醣是以O-link的形式連接到醣蛋白(glycophorin/glycoprotein)上,同時會有唾液酸(sialic acid)加上去,或是以N-link的形式連接到紅血球膜上陰離子交換蛋白(Band-3)或葡萄糖傳送蛋白(Band-4.5)上。 H抗原形成後,A和B酵素作用下分別將乙醯半乳糖胺及半乳糖接上H而形成A或B抗原,沒有A和B酵素的O型則保留原本的H抗原特性。 血型 構造 抗原 A型 GalNAc(α1→3)Gal(β1→4)GlcNAc(β1→)R α1→2) A抗原 B型 Gal(β1→3)Gal(β1→4)GlcNAc(β1→)R α1→2) B抗原 O型 al(β1→4)GlcNAc(β1→)R α1→2) H抗原 岩藻糖【Q】血型Rh系統在臨床上常用(99%)的抗原只限於5種,為D、C、E、c、e。 台灣約99.7%是RhD陽性,0.3%是RhD陰性。而臨床上鑑定為RhD陰性者約有30%是屬於東方人的微弱RhD陽性(Del),這可能是台灣罕見抗體D的原因。 根據統計,在台灣RhD陽性輸血給RhD陰性病人產生免疫排斥的機會相當少,約為0.0025。這與其他不規則抗體系統比較並不高,例如:抗體E和e發生率為0.1819、抗體C和c發生率為0.2073,抗體Mia發生率為0.0677、抗體M和N發生率為0.2440、抗體S和s發生率為0.0500、抗體發生率為0.0466、抗體Jka和Jkb發生率為0.2489,都比抗體D來得高很多。 在台灣不做E及c的輸血前常規篩檢而做RhD的篩檢是不合邏輯的。 所以輸血前,做交叉試驗外,仍應以Jka、Jkb、M、N、C、c、E、e、Mia、S、s、Fya和Fyb為優先考量。 表一:29種血型系統Chemokine接受器 FY 1 受體蛋白 (結合趨化因子) 009 Kidd JK 3 Urea-transporter SLC14A1 18 運輸蛋白/運轉蛋白 (尿素轉運) 010 Diego DI 21 Band3/anion-exchanger SLC4A1 17 運輸蛋白/運轉蛋白 (HCO3-/Cl-交換) 表一:29種血型系統 系統號碼 名稱 符號 抗原數 紅血球膜上相關構造 基因名稱 染色體 位置 在紅血球上的生理功能 011 Yt YT 2 乙醯膽鹼脂酶 ACHE 7 酵素 012 Xg XG 2 醣蛋白Glycoprotein XG/MIC2 X/Y 黏附(Adhesion) 功能未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