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讲话
(一)温室效应
定义:二氧化碳等气体不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幅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等)让这些幅射来到地面,使地面升温。同时,地面以长波形式幅射向外散热,而这些气体又吸收大部分长波幅射,只让少部分热幅射散失到宇宙中去,这叫温室效应。
后果:地球气候变暖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烃、氧化二氮等。
产生温室效应气体(共30多种)
气体 大气中浓度
ppm 年增长
(%) 生存期
(年) 温室效应
CO2=1 贡献率
(%) CO2 355 0.4 50-200 1 55 CFCl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CH4 1.714 0.8 12-17 11 15 NO2 0.31 0.25 120 270 6 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一是工业发达,燃烧矿物燃烧增加;二是世界范围森林面积减少。
15个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1992)
国 家 排放量(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吨) 1 美国 4881 19.13 2 中国 2668 2.27 3 俄罗斯 2103 14.11 4 日本 1093 8.79 5 德国 878 10.96 6 印度 769 0.88 7 乌克兰 611 11.72 8 英国 566 9.78 9 加拿大 410 14.99 10 意大利 408 7.03 11 法国 362 6.34 12 波兰 342 8.21 13 墨西哥 333 3.77 14 哈萨克斯坦 298 17.48 15 南非 290 7.29 地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两极冰山溶化,海平面上升;
气候带移动,影响生态平衡;
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
(二)酸雨
定义:pH值小于5. 6的降水为酸雨.
酸雨的形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被雨水吸收为硫酸或硝酸
广州市几年的酸雨情况:
1986年 1990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酸雨频率 48.3 58.6 70.16 71.9 73.4 pH年均值 5.36 4.27 4.59 4.61 PH最低值 3.42 3.02 3.17 3.17 酸雨的危害:
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不良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不良影响
腐蚀建筑物及艺术品;
危害人类健康。
(三)臭氧层空洞
1、存在:在离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其中臭氧占这一高度的空气十万分之一。
2、功能: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保证人类和地球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
3、破坏:氟里昂(CFCl)分解出来的氯原子能对臭氧有破坏作用。
Cl+O3――――――ClO+O2
ClO+O――――――Cl+O2
两个反应加起来得:O3+O――――2O2
臭氧分子变成氧分子,氯原子在其中起催化剂作用。
4、危害:(1)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发病率增加;
臭氧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幅射就会增加2%,所引起白摧障将引起10万人失明,臭氧减少7%,人类皮肤癌患者将增加14%。
(2)破坏生态系统。
过量的紫外线幅射使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减产;
紫外线也能使生物链中底层的浮游生物的生产能力下降,从而损害整个水生生态系统;
紫外线的幅射也会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5、臭氧空洞:
原来人类只注意南极上空出现臭层空洞,现在发现全球有四个臭氧层空洞: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俄罗斯某地上空。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
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35%。
对策:
1985年,联合国环境保护规划署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1987年,又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物质(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和要求。现包括氟里昂(也称氟氯化碳CFCl)、氟氯烃(HCFCl)、哈伦(CFClBr)、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甲基溴(CH3Br)等。发达国家1994年停止使用,发展中国家2010年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在空中寿命达数百年,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寻找可替代的物质在发泡剂、致冷剂、清先剂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1992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