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龙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龙岩)

信息一: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信息二: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2014年,新课标1卷,41)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的全貌。 综上所述,…… (2015年,新课标1卷,41)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观点:该公式是正确的。 或:我赞同该公式,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史实(论述) (1)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科学理论的提出使劳动力素质进一步提高,为生产力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2)科学技术与劳动工具: ①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瓦特通过科学理论改进内燃机,促进蒸汽机,促进了生产力飞速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西门子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发明发电机,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技术有乘法效益,它能放大诸要素是正确的。 (1)加强教研,确保试题的质量、难度、题量 4.高效训练 (2)检测要定时定量,做到全批全改 (3)高效讲评 (4)专项解题方法训练 (5)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解析】作品虽然是对法国革命后政局混乱、社会崩溃的调侃,但也表达了漫画家们对革命前景的担忧:革命的激进最终导致了专制,进一步加速了传统的崩塌和社会的解体。 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 蓝 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杨 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1)加强教研,确保试题的质量、难度、题量 4.高效训练 (2)检测要定时定量,做到全批全改 (3)高效讲评 (4)专项解题方法训练 (5)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6)高考真题的有效利用 (6)高考真题的有效利用 ①考点、题型、相关所学知识、材料信息分析、错误选项分析、非选择题的答案分析(结合阅卷细则) ②相关考点知识拓展训练: 7.(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 I,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斯大林模式”。根据时空信息推断,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所说的谷物的收获量大幅度增加,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谷物(短缺)问题,是在给斯大林模式唱赞歌。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领导终身制,他活着时,在斯大林的专制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