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杀菌活性物质.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源杀菌活性物质

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一、与杀菌剂相关的几个概念 抗生素与抗菌素 抗生素(antibiotic)是微生物细胞产生的,能以低浓度抑制其他微生物细胞生长的化学物质(瓦克斯曼的定义)   抗菌素是抗生素早期的名称;现代定义:抗生素(antibiotic)是由微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一切由某些微生物和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化学物质。; 2. 农用抗生素 农用抗生素(agricultural antibiotics),简称农抗,是指由微生物发酵或其他动植物生物体产生、具有农药功能、用于农业上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3. 杀菌剂 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二、抗菌活性物质作用机理;;三、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 植物是抗菌活性物质资源库 植物种类繁多:50多万种(研究:4000种) 次级代谢产物多种多样:预计有次级代谢物40万种 大多数化学物质如萜烯类、生物碱、酚类、聚乙炔类、独特的多肽和多糖等均具有杀虫抑菌活性。 植物系统进化与免疫机制 ;2. 抗菌植物资源 国内外对于抗菌植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3. 抗菌活性物质的组成 (1)植物精油;(2)黄酮类;黄酮类和黄酮醇类   黄酮类:这里指的是狭义的黄酮,即2-苯基色原酮类,而且3位无OH取代,如中药黄芩中的黄芩素(5、6、7-三OH黄酮)、黄芩苷,中药芫花等中的芹菜素(5、7、 4'-三OH黄酮),中药天南星中的芹菜素6-糖8-糖碳苷等。   黄酮醇类:指有3-OH黄酮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如较常见的山柰酚、槲皮素、芦丁,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黄酮醇苷类成分,如山柰酚的单糖苷、山柰酚的双糖苷、山柰酚的叁糖苷及山柰酚3-鼠李糖-2-(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苷,也含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多种苷类成分。[山柰酚]、[芦丁]、[槲皮素]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类可看作是黄酮类C2和C3被氢化成单键的一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并非黄色而是白色。如中药甘草中的甘草苷和甘草苷元(甘草素),中药陈皮中的橙皮苷。   二氢黄酮醇类指3位有OH的二氢黄酮类,也可看作是黄酮醇类的C2和C3键被还原为单键的一类成分。此类成分常用相应的黄酮醇共存。如黄柏叶中的黄柏素-7-0-葡萄糖苷。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 异黄酮类为具有3-苯基色原酮基本骨架的化合物,葛根中的葛根素、大豆苷及大豆苷元、多种豆科植物中的染料木素(金雀异黄素)为此类成分。具有多种作用。   二氢异黄酮类可看作是黄酮类C2和C3双键被还原成单键的一类化合物。   高异黄酮类母核比异黄酮母核C环与B环间多一个CH2,中药麦冬中存在一系列此类成分[麦冬高异黄酮A]。 ;黄烷醇类   此类中又分黄烷-3-醇与黄烷-3、4-二醇衍生物,此类成分碳4位不是C=O,C2与C3键为单键,中药儿茶的儿茶素为黄烷-3-醇衍生物。;双黄酮类   双黄酮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聚物,常见的是由二分子芹菜素(或其甲醚衍生物)构成。聚合方式有三种类型:   1. 3′,8-双芹菜素型,如银杏叶中的银杏素等。   2. 8,8-双芹菜素型,如柏黄酮。   3. 双苯醚型:如扁柏黄酮。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芦丁(芸香苷)、橙皮苷等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等的辅助治疗药。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脑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葛根素有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等。 2.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槲皮素、槲皮苷、山柰酚(3、5、7、4-四OH黄酮)等有抗病毒作用。 3. 雌性激素样作用   染料木素(5、7、4′-三OH异黄酮)、大豆素、大豆苷元(7、4′-二OH异黄酮)等异黄酮有一定程度的雌性激素样作用。   ;4. 镇疼作用:大豆素、甘草素、异甘草素(4、2′、4′-三OH查耳酮)有一定程度的镇疼作用。 5. 镇咳祛痰作用:异芒果素是石韦镇咳祛痰的主要有效成分;杜鹃素是满山红镇咳祛痰的有效成分之一;槲皮素有祛痰、止咳作用。   此外汉黄芩素(5、7-二OH,8-OCH3黄酮)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水飞蓟素有保肝作用,甘草素有抗溃疡作用,金丝桃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有抗炎作用。 ;儿茶素在充分接触覆盖菌体时,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物质而提供H+,抑制病菌葡聚糖的生成量。干扰菌体需糖黏连,导致菌类死亡;另外,儿茶素含有的鞣质在菌体外形成屏障,使菌体不能获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