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脊疗法

全军软伤疼痛治疗与康复中心 贾振富 一.概述 治脊疗法是针对脊柱错位,施行正骨推拿复位;采用水针、理疗以治疗患椎的软组织劳损和无菌性炎症;加强颈腰背肌锻炼,促使脊椎恢复其稳定性,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得到较好治疗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一)、基础病因 3. 椎间盘突出 4.骨质增生 增生的骨刺突入椎间孔、椎管或横突孔,可直接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交感神经、脊髓、血管等而致病。 5. 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 特别是黄韧带增生肥厚,可造成椎管狭窄直接压迫脊髓。 6. 脊柱先天性畸形 ①?? 先天性脊柱融合 以颈2—3和颈3—4椎体融合多见,因2节椎体融合,局部活动度减少,其下一椎体负荷增加而易发生劳损,促使其退变明显加剧。 ②??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此症是造成椎管狭窄的原因之一。 ③??? 颈肋与颈7横突肥大 颈肋可造成锁骨下动脉或臂丛受压症状,与颈椎病相似,应注意鉴别。 ④?? 脊柱裂 因椎弓根和附件发育缺陷所致,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⑤?? 先天性椎管狭窄 因椎管较正常人狭小,故其代偿能力较差,患病后症状一般来说较重。 (二)、外伤 1、挥鞭性损伤 高速行走的汽车突然急刹车,或坐车时打瞌睡遇有刹车时容易造成脊柱的挥鞭性损伤,特别是颈椎。 2、运动性损伤 如单双杠失手,体操、举重姿势不当,做前滚翻动作要领不正确等都可损伤脊柱及骨盆。 3、生活与工作中的意外 如搬抬重物,推摩托车搬自行车,搬电冰箱,下楼时踩空楼梯等极易造成损伤。 4、医源性损伤 非适应症的手法治疗,不得要领的推拿,暴力扳颈旋腰,踩跷用力不当,大重量牵引等容易造成脊柱损伤。 (三)、发病诱因 1、轻微扭挫伤 在脊柱失稳的患者有时打喷嚏、叠床被都会扭伤腰,低头洗脸可致颈椎小关节错位。 2、 过度疲劳 脊柱退变明显或失稳者,难以坚持正常工作,稍长时间单一姿势的站立,坐或行走都可引起不适。 3、 工作及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如长期的办公桌椅高矮不协调,半仰半卧靠床头看书看电视,俯卧睡眠,偏睡一侧,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易诱发脊椎病。 4、内分泌失调 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失调者常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造成整个脊柱失稳加重,导致多种脊柱相关疾病。 5、 感受风寒湿 脊柱退变和失稳者,在感受风寒湿后易因肌肉痉挛、收缩不协调,血管痉挛,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营养代谢障碍,痛阈降低而引起病症。 (四)、病理变化 脊柱病因病理变化用下图示意说明 急性外伤、慢性劳损 三.治脊疗法的三步定位诊断 (一)第一步:神经(临床症状)定位诊断 1、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活动范围减少的关节,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柱范围的初步诊断。 如表现为颈肩疼痛、手指麻木、肩部肌肉萎缩的肩臂综合征,是颈段脊神经受损引起的病症,按周围神经受损部位可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是颈3—7节段。 2、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判断 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多发生在颈椎及胸1—5节段。因为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颈上心支,下达到心脏,颈中神经节发出颈中心支,颈下神经节发出颈下心支,均达心脏,胸1—5交感神经节组成心丛。 3、有脊椎局部症状的,按局部肌肉、韧带附着关系作判断 如肩背疼痛,在肩胛骨内上角摸到摩擦音及压痛点,此为提肩胛肌止点,受颈2—5神经支配,此肌劳损易造成上位颈椎失稳。 4、无以上1—3表现的,从动脉供血的脑、脊髓损害作判断。 如脊柱相关疾病有关的眩晕,无以上1—3的表现,仅以眩晕头痛为主要表现。其原因与椎动脉经环枢椎时受错位的压迫或刺激,或钩椎关节增生等影响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成。故定位从脑供血方面考虑。 (二)、第二步,触诊(检诊)定位诊断 1、颈椎棘突、关节突、横突触诊法 颈椎触诊又叫三线触诊法 第一条线:棘突触诊法 ⑴正常棘突触诊 ①???向前凸的生理曲线 ②???棘突连线呈直线(后纵线) ③???颈2最大,颈7最长,后突明显,颈1、3最凹,几乎触不到。 ⑵病理触诊改变 ①??颈曲改变(平、后突) ②??棘突歪斜 ③??棘间隙宽窄改变 ④??项韧带剥离、钙化、压痛。 第二条线:椎小关节触诊 注意两侧对比是否对称,有无肿胀、压痛。 第三条线:横突触诊法 ①? 有无隆凸、凹陷与压痛。 ②? 病理性包块,条索状物。 2、胸、腰椎触诊法 ⑴ 正常棘突触诊 ①??胸椎向后,腰椎向前凸的生理曲线 ②??棘突连线呈直线(后纵线) ⑵ 病理触诊改变 ①? 腰椎曲度变直、后突 ②? 棘突歪斜 ③? 棘间隙宽窄改变 ④? 棘上韧带剥离 ⑶ 关节突触诊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