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颅脑损伤.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的颅脑损伤

小 儿 颅 脑 损 伤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神经外科学是治疗儿童(15岁以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学,主要包括有先天畸形、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癫痫等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由于儿童自身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故小儿神经外外科学是一门有完整体系的学科,不仅仅是成人神经外科学的缩影。在处理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时要考虑到小儿在生理、解剖、病理、免疫上的特点。 小儿颅脑损伤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往往活动多而且缺少自制和自我保护能力,且头颅与躯体的比例较成人大,故其颅脑外伤的机会也较多。 同时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脑功能的稳定性差,而且主诉与现病史不易明确,神经系统各项检查也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 受伤原因分析 文献【1、2】报道 70% ~ 90%小儿颅脑损伤是由坠跌和车祸所致, 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一、小儿头皮下的血肿 小儿各层之间结合比较松 血管比较丰富 帽状腱膜下组织疏松----帽状腱膜下血肿易蔓延到整个头皮下 骨膜与颅骨容易分离 小儿全身血容量少----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 二、小儿颅骨骨折 小儿颅骨较薄,富于弹性,伤后易变形,如果超过了弹性限度时发生崩裂,就会造成骨折,骨折多表现为线性骨折或凹陷骨折。当凹陷骨折深度超过0.5cm时均需要手术复位。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多发生“乒乓球”样凹陷性骨折,骨折呈半圆形凹陷,对此无须处理,数月后骨折可恢复。 三、小儿颅内血肿 发生率较成人低,血肿类型与年龄有关,婴幼儿易发生硬脑膜下积液,随年龄增长多发生硬膜下血肿 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较轻,脑疝症状出现较晚,但往往病情变化急骤,一旦瞳孔散大,迅即进入濒危状态。 儿童脑组织代偿能力强,但脑功能稳定性差,脑压迫时多缺乏典型症状。 1、硬膜外血肿 发生率较成人低,原因如下: 血管弹性较大,损伤时不易破裂; 颅骨质软,骨折不易形成锋利的边缘而损伤血管; 颅骨的血管沟较浅,尤其是脑膜中动脉沟,骨折时不易撕裂血管 ; 骨缝处硬脑膜与颅骨坚实粘连,不易分离 2、硬膜下血肿 发生率较成人高; 出血来源多见于静脉和静脉窦的撕裂或动脉破裂 ; 治疗可经前囟外侧角穿刺,前囟已闭的小儿或血肿已凝固者需开颅清除血肿。 3、慢性硬膜下血肿 婴幼儿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比成人高; 通过CT扫描检查可予以确诊; 慢性硬膜下血肿会形成包膜,包膜会妨碍脑组织的发育,应行开颅手术,将血肿连同包膜一同切除。 四、小儿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1、脑震荡 短暂的意识障碍; 逆行性遗忘 ; 无明显阳性的临床表现。 2、脑挫裂伤 小儿颅骨软 、颅底解剖结构相对平坦 、蛛网膜下腔较成人窄 ,脑组织在颅内可活动的幅度小,脑挫裂伤相对成人较少见。 由于小儿脑皮层尚处于发育阶段,发生脑挫裂伤后的恢复明显好于成人。 由于小儿脑组织血流量大,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通透性高,因此脑损伤后脑水肿较成人严重。 五、小儿颅脑损伤的救治特点 根据小儿自身及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其治疗有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各项指标 小儿生命体症及生理平衡易受外界环境及病理伤害的影响,监测各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有动态监测颅内压、血糖、血气、渗透压、电解质、尿量等; 对于重型小儿颅脑损伤患者最好有设备精良的小儿ICU病房。 2、注意纠正低血容量或休克 小儿血容量少、头部血容量在体内占的比例大,对失血耐受性及对血压调节能力均差,所以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后,使脑灌注压降低,加重脑缺血缺氧,引起一系列继发性脑损害。 3、急性期高血糖的防治 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是导致小儿早期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原则: 积极抢救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是有效控制血糖的关键; 严格控制外源性葡萄糖的摄入 尽量使 用低糖溶液。 4、癫痫防治 小儿神经系统处在发育阶段,对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刺激的抑制能力低,故比成人易发生癫痫; 急性期可用肌注或静脉用抗癫痫药,后改为口服。 5、重视康复期治疗 小儿对外伤的修复能力较强,如能度过急性期 多能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康复期治疗可应用神经营养剂治疗,以兴奋神经功能,增强脑代谢作用,促进脑血液循环; 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促进机体的恢复; 谢 谢! * * 1 祝斐, 朱炯明, 林俊明, 等.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 J]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 9: 32  34. 2 李德泽. 神经外科儿童病人的处理. 见: 王忠诚主编. 神经外科学[ M] . 武汉: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2. 271  273.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