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酒精中毒后猝死病人的相关护理查房
急性酒精中毒后猝死的 护理查房 查房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李子亮 性别:男 年龄:48岁 诊断:心源性猝死 病史汇报 患者李子亮,男,48岁,20分钟前家人发现其突然呼吸急促后呼之不应,于2011年3月21日凌晨2点25分由120送入我科,家人诉3月20日晚八点左右患者与朋友出去饮酒,饮酒量不详。 既往史:冠心病。 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明显发绀,深昏迷,体温:36℃,双侧瞳孔直径5毫米,脉搏测不到,呼吸断续,呈叹气样,颈、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 辅助检查:心电监护示不规则颤动波。 诊断:心博骤停。 急诊处理 处理: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同步电除颤、同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两路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心三联、呼二联、5%碳酸氢钠升压,0.9%生理盐水100毫升加盐酸纳洛酮0.8毫克静脉注射等急诊处理。 什么叫心源性猝死 ? 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即不论事前存在的心脏病已被诊断已否,死亡的特征涉及其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可预料的、快速的,并起因于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非人为或外伤因素造成者。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 冠心病 最常见 心室肥厚 心肌疾病与心力衰竭 心脏炎症、浸润、肿瘤及退行性变 先天性心脏病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各种心脏结构异常加之某些功能性改变,可影响心肌的稳定性,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 严重心动过缓、心室停搏 无脉搏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心脏猝死临床表现有哪些? 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2.神志突然丧失、抽搐 3.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从病史来看,为何诊断为新博骤停? 患者神志不清、血压、脉搏都测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发绀明显、心电监护示室颤,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心博骤停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1.识别心脏骤停 2.告急 3.基础生命活动支持 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 心跳呼吸骤停1分钟内----复苏成功率接近100% 4分钟内----约50% 4~6分钟开始----10% 超过6分钟开始----约4% 10分钟以上----几乎无存活的可能 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何处理?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 % ~ 60 %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 )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操作者跪于患(伤)者一侧,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尖置于喉结上,然后滑向颈肌(胸锁乳突肌)旁的凹陷处,触摸颈动脉。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是否由心脏骤停引起。可先用数秒钟观察患者对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的颜色、呼吸运动,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触诊颈动脉搏动的方法为: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 ~3 cm , ,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动脉搏动。 什么是初级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 hfe support , BLS ) ,一且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被简称为ABC ( airway , breathing , circulation )三步曲。 如何胸外心脏按压? 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胸外按压时,血流产生的原理比较复杂,主要是基于胸泵机制和心泵机制。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的血流,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人工胸外按压时,病人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血回流。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在病人背部垫以硬板。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 / 3 交界处。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确保方向一致,手指无论是伸展还是交叉在一起,都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 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压低约3~5cm ,随后突然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为100 次/分。 胸外按压的并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