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基本知识2.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基本知识2

1 现场急救: 发现溺水者,迅速将其救出水面。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呕吐物、泥沙。 * * 常见急救与自救 (二) 一、止血与包扎    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从血管中流出称为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前者如外伤损伤血管,后者如脑出血、内脏出血等。 健康成年人每公斤体重大约有75毫升血液。如急性出血达全身血量的20%, 伤员就会出现头晕、口渴、面色苍白、全身乏力等一系列急性贫血的症状,如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30%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在运动损伤或其他意外引起的急性出血,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进行急救止血。 1、抬高伤肢法 ????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的血压而减少出血,适用于四肢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在其他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一、外出血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 绝大多数出血均可用本法止住。包扎止血时,肢体远端仍有血循环,有利于肢体的保留。是抢救出血时首选的安全的方法。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略大的厚垫,放在伤口上,外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包扎的压力应适宜,以能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运为宜(包扎后远端肢体的动脉搏动还可摸到,而皮肤颜色无明显变紫)。 3、指压止血法 适于急救现场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缺乏包扎材科和止血带时,或中途放止血带的间隔时间,都可用指压法。 在动脉行走中最易压住的部位称压迫点,指压止血法就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动脉出血时这是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 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动脉压迫点的位置,但不要在正常人体上进行压迫(特别是颈部的动脉),以防引起意外!!! 颞浅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耳的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可用于同侧头额、颞部的临时止血。 颌外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下颌角前约1.5厘米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下颌骨上,可用于同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可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肱动脉压迫止血点 患臂外展,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中部,可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股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腹股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掌或拳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点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间和足背横纹的中点,可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四、止血带止血法 ???? 适用于动脉出血。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后再进行。 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要扎在上臂(但不要扎在中1/3处,会损伤神经),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上肢每隔30分钟、下肢每隔1小时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分钟,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用止血带后要留有明显的标签,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用止血带的时间等。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残留端夹在食、中指间拉出即可。 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 其中第一圈绕衬垫,第二、第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打结。这两种方法常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 注意事项 ①止血带压力应合适 上气囊止血带时,上肢压力以不超过300毫米汞柱为度,下肢不超过600毫米汞柱。用橡皮管(片)或布带止血时,因压在肢体上的压力无法估计,只能以上止血带后伤口不出血,止血带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刚摸不到为度。 使用止血带的常见错误有二种:一是压得太紧,特别是当止血带为较细窄的绳索类时,容易造成局部受压的神经、肌肉坏死。二是压迫不够紧,以致动脉血流仍可通过(远端动脉搏动还可摸到),但静脉回流完全阻断,反而造成伤口更多的出血。 ②止血带的部位应尽可能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但不能上在骨骼隆起处或神经较浅表而无肌肉保护(如上臂中部)的部位,应将止血带避开这些部位。 ③保护好上止血带部位的皮肤和肌肉 在这些部位先垫好软布垫,再上止血带。 ④使用止血带务必注意:上止血带后,应做出明显的标志,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