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反思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反思2

射频 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主要通过专用双极射频汽化棒在椎间盘中将射频能量 通过棒尖端的等离子刀头发送,从而获得加速度,打断髓核组织的有机分子键,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然后再辅助热凝固技术,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进一步使髓核体积缩小 ,解除对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以达到治疗目的 微创手术的讨论 以上微创手术综合来看是开刀去椎间盘手术的另类方式,只是借用的手段不同,原理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去椎间盘术。 手术失败综合症机理的探索 Loupasis报道109例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后7——20年随访结果,有效率为65%,约1/3的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近1/4的病人遗留严重的腰痛。即所谓为腰椎外科失败综合征(fail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目前该类问题已日趋常见。国外文献报道腰椎术后的再手术率可高达29%,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报告亦相差较大,为25%~80%。贾连顺[3]认为目前下腰椎手术的失败率和并发症大有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许多专家的重视。 各型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坐骨神经痛的缓解率 1972年Spangfort在总结2504例腰椎间盘摘除病例时,发现约有30%的病人术后仍有腰痛。手术缓解坐骨神经痛的效果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成正比。术后遗留腰背痛的发生率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成反比。 去椎间盘术的探讨 去椎间盘手术的脊椎形态变化探讨 病例1 陈××、男、52岁,开刀术后5年。 开刀术前 开刀术后 病例2 印尼患者SOEHANDOKO、男、44岁,开刀前后 开刀前 开刀后 研究发现: 腰椎间盘切除后,必然导致椎间隙变窄,引起神经根管、椎管狭窄,同时进一步使腰椎前部结构应力下降,后部结构应力上升,导致腰椎承载后出现异常活动,腰椎稳定性破坏。加之相邻位椎间盘承受的载荷显著增加,从而加重腰椎不稳, 引起严重腰痛症状。 压强差学说 伏案操作时持续的前曲,后方的纤维环被拉伸,髓核的压强差向后方,椎间盘多是向后方突出的。 术后向后方的压强差更大,未取干净的髓核可以从该处挤入椎管 手术去除髓核常是从后方切开,造成后方更加薄弱 髓核去除干净后,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更加膨出,椎管截面积变小,激光、切吸、胶原酶、臭氧都可以造成这样的后果。 转位术 转位术是黄枢1994年提出的。它是在古代九针、圆针的启示下设计了的一种新型的针法手术,是改变椎间盘压强差使髓核运动方向改变,和椎管内特殊的操作技术,不摘除椎间盘,减少其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减轻或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转位术示意图 转位术示意图 转位术示意图 转位术示意图 适应症: 1.有症状的椎间盘疝出 2.有症状的椎间盘退变 3.腰椎外科失败综合征 4.不能耐受开刀手术者 5.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 6. 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禁忌症: 1.严重骨性椎管狭窄 2.合并三度以上的腰椎滑脱 3.合并感染(全身或局部皮肤)和肿瘤者 骨伤针灸 骨伤针灸 手术在电视监视X光机下进行,遵循无菌术原则患者俯卧于床上,定位后,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过程包括: 纤维环内治疗:改变椎间盘压强差趋势,使髓核改变突出方向,达到移动髓核的目的; 神经功能激活针法 椎管内硬膜外治疗:用器械回复椎间盘的位置; 防粘连剂的使用。 一般从患侧进针,创口2毫米,在椎间侧方造梅花型减压孔,在椎管内激活和移动神经根,转位器运用手法促进复位,或刮除脱出的无受力作用的髓核。器械运动范围甚至可透过对侧椎间孔,也可达黄韧带。? 在德国的讲座 写在前面的话 文化交流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开始时是撞击的火花,而不是溶合。 好的文化最终还是要溶汇的,尽管非常艰难,因为它是人类的需要。 我被命运安排要承担这份艰难,如果我的交流有什么不当,请能谅解!因为我没有恶意。 战略价值 我们不是在治病,而是为人类健康提供绿色手段。 不但要解除病痛,也要消除治疗带来的痛苦与伤害。 核心价值 提升中华的文化与民族地位 永恒的真诚,健康的亨受 概念 研究微细组织结构改变引起局部和整体反应以及组织间相对位置改变引起的临床意义,达到诊治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 Henke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后 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后症状未改善 五年来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 经五次核磁共振动态地观察了手术前后的变化过程 Henke 2002年11月6日外科手术前 2003年6月7日外科手术后 2003年11月1日外科手术后 2004年5月24外科术手术后 髓核的移动动力是压强差,移动方向是压强差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