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开采对策研究
王毅忠1,宋新民2,冉启全2
(1.中油塔里术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逞用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大港油田的枣35块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的袁竭和水
驱开采的开采特征;利用教值模拟研究,搞清了该种油藏进行衰竭、水驱和蒸;气吞吐开采的采
油机理。从采油机理的角度分析了水驱采收率很低的原因。在衰竭式开采时,基质和裂缝中
都产油;水驱开采时。几乎不能发生毛管渗吸作用,只能驱替出裂缝中的部分原油,不能采出基
质中的原油。蒸汽毒吐开采加热了油层,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增强了毛管力的
渗吸作用。使裂缝和基质中的原油都能够棱采出。系境深入地研究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沫油
机理和开发技术。对经济开发戈成岩裂缝性油藏以厦类似油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戈成岩;裂缝;稠油;数值模拟;开发特征:采油机理;开发方式
引言
目前,国内外火成岩油气藏的发现和开采实例都不多。虽然已探明的火成岩油藏储量占
所探明油气储量的份额并不大,但在某些地区已形成很大产能。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
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系统深入地研究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采油机理和开发技术,对经
济开发火成岩裂缝性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大港油田枣35块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为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油藏,岩性复杂,岩相变
化大,裂缝、孔洞发育,储集空问渗流特征复杂,原油牯度大.非均质严重,不同部位储层裂缝、
孔洞发育程度以及储渗性能差异较大。储集层为高孔、高渗储集层,具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特
征。裂缝既是储集空问,又是渗流通道。7a的开发历史表明,油藏的开发效果极差,目前含水
高达90%,采出程度却只有4%。地下剩余储量很大,但基本为难动用储量,国内外尚没有开
发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因此,研究和开采这种典型的复杂特殊类型油藏难度极大,属于世界
级技术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发此类型油藏,本文对枣35块油藏生产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
究,对火戚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开采特征、开采机理和开采对策进行了研究,为最终确定该油
藏在经过衰竭和注水开采后的接替开发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开采特征
1.1弹性开采特征
1.1.1初期单井产量高,采油速度大
该阶段初期单井产量较高,平均58.8t/d,最高单井产量达到137.5dd。区块采油速度大,
投产6个月日产量就达到400t/d以上,最高时日产量达到550t/d以上。
344
1.1.2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严重.井问产量差刺较欠
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严重,不同储层及同一储层不同部位的储渗性能差异较大,从而导致
投产井产能差异较大。该阶段投产的12口采油井中9口井有产量,3口井不出,有产量井之间
也有较大差异。
1.1.3产量递减规律体现了裂缝性双重介质稠油油藏特征
(1)初期缝洞供油,产量高;后期基质供油,产量低。充分体现了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双重
介质特征。
(2)地层压力下降快,裂缝闭合,渗透率降低,导致产量递减。枣35区块原始地层压力
17.86MPa,生产1年后下降到11.5MPa,总压降6.36MPa,1997年地层压力下降到6.5MPa,总
压降11.36MPa。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岩石骨架所受净上覆压力增加,岩石发生不可逆弹性、
塑性形变,裂缝随之闭合,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将减小,渗流能力下降,产能降低,产量递减。
1.2注水开采特征
1.2.1注水开发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整体效果不好
X10t,占51.9%,平均年产油3.61×
占48.1%.平均年产油14.00X10t;注水后累积产油21.36
lOt。注水后的平均年产油仅是注水前的25.9%。可以看出,枣35区块注水没有起到太大的
增油作用。整体注水增油效果不好。
1.2.2注入水沿裂缝单向窜流,含水上升快,采油井水淹严重
月,显然具有裂缝性油藏的暴性水淹特征。
(2)见水后含水上升幅度大,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特征显著。从年含水上升情况看,1998年
年含水上升了56个百分点,年含水上升率达到86.82%,具有显著的窜流特征。
(3)注水通道形成后,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吉水居高不下。
2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开采机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