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曙一区超稠油开发实践及关键技术研究
张丽萍,张鹰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曙一区起稠油油藏类型复杂、原油粘度大。开发前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国外调研,在开
发中本着迎评价、边认识、边开发的滚动开发原则,从单井点试采一井组试验一扩太试验一整
个块一曙一区的滚动开发。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油
藏类型设计了不同的开发层乐、开发方式、布井方式和井距,印使是同一班内开发层系、开发方
式、井距的选择也不相同。同时根据超稠油原油流动特点,优选了注采参数,特别是蒸汽吞吐
初期低注汽速度、低注汽强度,中后期刖高速度、高注汽强度等注汽参数,由于关键技术设计得
合理.使超稠油的开发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2005年产油已达到了267×lOl,占
辽河油田年产油量的2l7%。预测曙一珏超稠油的蒸汽吞吐——sAGD开发的采出程度达到
27.2%。为辽河油田公司完成“十五”、“十一五”期间的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吞吐;SAGD;开发层系;开发方式;布井方式;注采参敷
前言
’ 曙一区超稠油探明的地质储量18
沙三上段、沙一+沙二段和馆陶1组3套地层。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发现了该油藏,由
于原油粘度大,常规试油基本不出油。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DS石油咨询公司对杜84
块兴隆台油层进行了开发可行性研究,结论是该油藏注蒸汽开发不可行。20世纪80年代中
后期又对超稠油进行了蒸汽吞吐试采,证实该方式下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受当时工艺技术的
制约,蒸汽吞吐效果不理想,因此超稠油一直未开发。随着对超稠油油藏的进一步认识和工艺
技术的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进行了蒸汽吞吐试采并获得成功,1997年开始陆
续投入开发。根据油藏类型,设计了不同的开发方式和布井方式,随着投产区块及井数的增
X
加,超稠油年产量逐年上升,2005年产油已达到了267lot,占辽河油田年产油量的21.7%,
为辽河油田公司完成“十五”、“十一五”期间的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该类油藏的开发提
供了经验。
1主要地质特征
曙一区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齐曙上台阶的中段,超稠纵向上发育了沙三
上段、沙一+沙二段和馆陶组三套地层,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南东倾没的单斜构造,油藏埋深
530一1150
m,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含粒不等粒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和砾岩。油藏类型
有纯油藏、边顶底水油藏、边底水油藏,按油层产状分既有层状油藏,又有厚层油藏,还有块状
油藏,油层有效厚度26.4—77.8
900~231910
面脱汽油粘度为57 mPa·8,油层温度30~41,3℃。
2超稠油开发实践
334
曙一区超稠油在开发中本着边评价、边认识、边开发的滚动开发原则,从单井点试采一井
组试验一扩大试验一整个块一全区的滚动开发,并开展了不同的布井方式和不同的井距试验,
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2.1单井试油、试采
0.2岔/d,累产油为0,0151113。常规试油产能低,但取得了原油物性资料,证实兴隆台油层为超
稠油油藏。随着辽河油田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的发展,1984年进行了蒸汽吞吐试采,相继在部
分井获得一定产能,证实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超稠油有较好的前景。
2.2不同井距、不同布井方式蒸汽吞吐试验及扩大试验
在单井蒸汽吞吐试采获得成功的基础上,1996年杜84块相继开展丁不同井距、不同布井
m
方式的蒸汽吞吐试验。在该块西部采用70m井距部署了15口直井的试验井组,东部采用50
井距部署了9口直井的试验井组,并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1977年又在西部进行了扩大部
署试验,根据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杜84块兴隆台油层合理井距为70nl,并在东部开展了水平井
蒸汽吞吐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7年超稠油的投产井数为203口,年产油达到了26.6x
10t。从此拉开了超稠油的全面开发的序幕。
2.3块一全区的滚动开发
块的曙1—7—02井进行了蒸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doc VIP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离散数学答案(刘玉珍_编着).doc VIP
- 人民版六年级《劳动》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ppt VIP
- 基于SOR理论的社交网络互动对旅游行为的影响.docx VIP
- 哈曼JBL Live 770NC 无线罩耳式自适应降噪耳机 配置指南 (中国)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pptx
- 2025年最新的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激光原理及应用陈家璧主编习题解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