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中文.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泌性中耳炎中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分泌性中耳炎 命名: 渗出性中耳炎 粘液性中耳炎 咽鼓管鼓室炎 非化脓性中耳炎………… 1991 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泌性中耳炎 病理 中耳粘膜的渗液 浆液性、 粘液性、粘-浆液性,而非血液或脑脊液 粘膜上皮增厚,上皮化生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鼓室前部) 单层扁平上皮(鼓室后部) 分泌性上皮(鼓室前部) 假复层柱状上皮(鼓室后部) 流行病学 本病在小儿的发病率较高 在2-7岁的儿童中发病率为5.2-21.6%( 通过耳镜诊断,香港),7.3-30.7%(通过声阻抗,香港) 1-5岁的儿童发病率为15-40%(2004,USA) 2岁儿童的发病率为3.8% ,11岁的儿童发病率为1.1% (Suarez Nieto,1983,USA) 50%以上的婴儿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其中大多数在3个月内自愈 病因 咽鼓管功能不良: 咽鼓管阻塞 纤毛功能不良 感染 变态反应 咽鼓管功能不良 鼻咽部的病变 腺样体肥大 鼻咽癌 咽旁间隙肿瘤 咽鼓管功能不良 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薄弱 中耳 负压 咽鼓管软骨发育不够成熟 咽鼓管功能不良 鼻-鼻窦炎、鼻息肉 感染 1958年Senturia在40%的中耳分泌物标本中检出了致病菌 各医疗机构对中耳积液所作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为22-52% 流感嗜血杆菌(14.7%,USA)和肺炎球菌 (7.0%,USA) 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还在中耳积液中检出了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等病原菌 变态反应 I 型: 患者多合并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 III 型: 腺样体或口咽部的细菌引起的免疫 复合物型变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 大多数有感冒史 听力下降 耳痛 耳内闷胀感 耳鸣 体征 鼓膜像: 充血 内陷 活动度降低 鼓室:积液、气泡 检查 纯音测听: 一般表现为传导性聋 检查 有时可表现为混合性聋 细菌及其毒素可能经过RWM引起毛细胞受损 检查 声阻抗: B型图: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 C型图:咽鼓管功能不良 鉴别诊断 鼻咽癌 对于有吸烟史,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年患者应该警惕 应该作颈部触诊,电子鼻咽镜,CT,MRI检查 脑脊液耳漏 多见于有外伤史或者存在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患者 可通过颞骨CT鉴别 鉴别诊断 外淋巴漏 多继发于镫骨手术后,可表现为突发性耳聋 可见Tullio现象 胆固醇肉芽肿 分泌性中耳炎的后遗症 深蓝色鼓膜 可使用颞骨CT鉴别 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有自限性,无症状、听力正常、病史不长的儿童,可观察病情,不急于治疗 病因治疗: 腺样体刮除术 扁桃体切除术 功能性鼻内镜术 鼓室探查术 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减充血药 粘液促排剂 治疗 咽鼓管吹张:波氏球法 治疗 鼓室穿刺术: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急性期,可作为诊断方法,也可取得治疗效果 治疗 鼓膜穿刺术 注意:表面麻醉用于成人 负压不可太大 无菌操作 并发症:感染 圆窗膜,前庭窗膜,听小骨损伤 治疗 鼓膜切开术:使用鼓膜切开刀、二氧化碳激 光切开鼓膜 治疗 鼓膜置管术 治疗 鼓膜置管术 适应症: 明确诊断,鼓膜切开术无效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