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角半径-模具
講議大綱 1 拉深件的工藝性 2 拉深件的展開 3 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4 拉深模設計注意事項 5 拉深模间隙、圆角半径与压料筋 6 拉深模用材料 拉深件的工藝性 1.拉深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尽可能一次拉深成形。 2.需多次拉深的零件,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 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 3.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深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 4.拉深件的底或凸缘上的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满足:a≥R+0.5t(或+0.5t),如下图所示。 5.拉深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四角的圆角半径应满足:Rd≥t,R≥2t,r≥3t。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 ??? 6.拉深件的尺寸标注,应注明保证外形尺寸,还是内形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深件,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底部为基准,若以上部为基准,高度尺寸不易保证,如下图所示。 拉深件的工藝性 拉深件的展開 1 展開原理 拉深前後,產品的板厚差別不大,因而可按坯料面積等於拉深件表面積的原則確定坯料形狀。 展開形狀 拉深時材料產生很大的塑料流動,但拉深所需的坯料形狀近似於產品形狀。坯料周邊應光滑過渡 拉深件的展開 2 展開方法 (1):按照資料公式展開 (產品展開例) (2):利用3D軟件確定坯料尺寸 這種方法較適用於較簡單的旋轉體 a:打開3D檔 b:點擊菜單命令analysis下的measure c:點擊產品的表面,measure對話框中會顯示出產品的表面積,將所有的表面積加總 d:求出其半徑值 (3):利用CAE輔助展開 必须指出的是这类零件在成形时一般应该是一次冲出 ,比如左右貼皮等覆蓋件時 (4):最后通过试冲、修改工艺参数来确定或经过激光切割拉深件毛胚试样尺寸去拉深,进行修改,待满意后确定最终展开胚料 CAE輔助展開及分析 CAE輔助展開及分析 CAE輔助展開及分析 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有壓料正裝式首次拉深模 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第一次拉深工序的模具 (B5038-1-2) 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典型後續拉深模具(B4399-2-6) 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反拉深模? 将工序件按前工序相反方向进行拉深,称为反拉深。反拉深把工序件内壁外翻,工序件与凹模接触面大,材料流动阻力也大,因而可不用压料圈。凹模的外径小于工序件的内径,因此反拉深的拉深系数不能太大,太大则凹模壁厚过薄,强度不足 拉深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拉深系數不能過小,也不能過大。一般第一次拉伸係數m1= 0.48~0.63,以後各次拉深係數取mn=0.73~0.88。 2:修邊余量的確認。一般取拉深件高度的3%~10%(高度小取大值) 3:矩形盒四角部的內圓角不宜過小,一般r3t,如果r過小,材料通過凹模圓角時,經過反復彎曲側壁產生過度變薄,容易破裂 4:矩形盒拉深時凸、凹模的間隙不應均勻,四個角部的間隙值應比直邊部分的間隙值大0.1t 拉深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5:拉深工序不能忽視壓料板 6:拉深模应有气孔,以便卸下工件 要點: a:将气孔设计在成形过程中空气滞留的地方 b:凸模一边的气孔由于易使制品变形,所以要选择在成形中排气没有障碍的地方。 c:设在凹模或下模压料垫板上的气孔,一般不会引起变形。 7:限位装置 ,弹性压边圈要有限位装置,防止被压材料过分变薄 8: 对于矩形或异形拉深件,可利用不等的凹模圆角、设置拉深筋等方法控制材料流动以达到拉深件质量要求 拉深模间隙 拉深模凸、凹模间隙过小时,使拉深力增大,从而使材料内应力增大,甚至在拉深时可能产生拉深件破裂。但当间隙过大时,在壁部易产生皱纹。? 拉深模在确定其凸、凹模间隙的方向时,主要应正确选定最后一次拉深的间隙方向,在中间拉深工序中,间隙的方向是任意的。而最后一次拉深的间隙方向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当拉深件要求外形尺寸正确时,间隙应由缩小凸模取得 ,当拉深件要求内形尺寸正确时,间隙应由扩大凹模取得。? 矩形件拉深时,由于材料在拐角部分变厚较多,拐角部分的间隙应较直边部分间隙大0.1t(t——拉深件材料厚度)。 圆角半径 凸模圆角半径增大,可减低拉深系数极限值,应该避免小的圆角半径。过小的圆角半径显然将拉加拉应力,使得危险剖面处材料发生很大的变薄,在后续拉深工序中,该变薄部分将转移到侧壁上,同时承受切向压缩,因而导致形成具有小折痕的明显的环形圈。? 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力和变形情况有明显的影响。增大凹模圆角半径,不仅降低了拉深力,而且由于危险剖面的应力数值降低,增加了在一次拉深中可能的拉深深度,亦即可以减低拉深系数的极限值。但过大的圆角半径,将会减少毛坯在压料圈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