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班会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班会课件

讲文明 树新风 第一篇 和谐相处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国。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让梨 老少因抢座血溅地铁 2012年10月8日上午8时38分许,广州地铁4号线爆发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抢座战。涉事双方分别为一名年约七旬的阿伯和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扭打中,青年最终不敌,被阿伯咬伤耳朵。据悉,阿伯原是天河区红会的工作人员,现已退休,男青年则是一名中学老师。同车乘客将这一血腥场景拍下发至微博,事件迅速传开。一些市民表示震惊,一些市民说很痛心。这一事件让公众再一次将眼光对准了公共交通让座问题、尊老爱幼道德问题。 第二篇 尊敬师长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海淀辱师事件 2007年的一天,在辱骂和嘲笑中,年近七十的老师仍在持续讲课,一个戴着耳钉的男学生(以下简称“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打算摘下老师的帽子。在4分多钟的视频里,坐在教室一侧第一个的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海淀辱师事件 面对孙老师,同情、怜悯和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似乎每一个旁观者都感受到了这种无法宽容也不该宽容的侮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老师选择了宽容。“学生毕竟是学生嘛,好像自己子女一样犯个错误能不饶恕吗?”是孙老师是对记者问道“是否感到气愤?”的回答。 第三篇 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第四篇 中国人在海外的不文明现象 华尔街的牛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王芳最近到纽约旅游,在华尔街偶遇一群内地游客,在著名公牛铜雕塑前做出种种不文明的举动,令老外摇头围观看热闹,有些则绕道而行。王芳拍下此“奇观”后张贴到其博客上,再次引来有关内地游客素质问题的讨论。 当时,这群内地游客争先恐后地翻身爬上铜牛摆“甫士”,连女士也不落人后。由于该铜牛颇高,一个人不容易上牛,因此都需要有人在下面推一把才能够成功爬上去,场面颇为搞笑。 在场美国人纷纷摇头,有人问:“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其中一人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其中一位看起来像是他们的头儿,旁边一帮人都喊“领导,你快骑上去啊,那样你就比牛还牛了”! 他们的行为很快引来一大群各国游客的围观,附近的一位清洁工人也过来看热闹,并说他在那工作快两年了,还是第一次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