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安全健康讲座课件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普陀区妇女儿童保健所 2012.3.2. 我区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我区托幼机构去年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共8例:其中缝针4例;骨折4例; 我区托幼机构儿童总数(去年“六一体检数”):32560名 我区托幼机构安全事故发生率:0.2%0 乐观? 不乐观? 近年本市儿童意外伤害案例 2月27日:我区儿童窒息 上周:黄浦区儿童午睡时死亡 去年:徐汇区儿童坠楼---植物人 数年前:杨浦区儿童午睡时死亡 数年前:宝山区儿童臀部烫伤 数年前:松江区校车倒车伤人 本职工作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必要性 定期培训:教职员工、孩子、家长 什么是儿童意外伤害 是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的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突发事件。 意想不到 突发事件 损伤或死亡 儿童意外伤害的概况 儿童意外伤害: 身体健康(伤) 生活质量(残) 生命安全(死) 儿童意外伤害的概况 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死亡的头号杀手 -----可预防的伤害 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根据统计显示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方法:美国从1987年开始“全美儿童安全”的宣传活动,16年来美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降低了39%。 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 全社会建立一个自然保护体系 最有效方式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场所 家庭内 52% (!!!) 学校、幼儿园 12% 上学途中 15% 公共场所 运动场所 21% 游乐场 受伤时的活动情况 娱乐活动、(发生跌落占总数51.9%) 体育活动 、 休息/进食 开展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重视居家安全、重视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环境(50%发生地) 儿童意外伤害时间分布 季节:5月—10月 6月为高峰 时间:上午:9点--11点 下午:15点--17点 碰撞/跌落 分类:人与人的碰撞—活动、盥洗、室内 人与运动器械或物体的碰撞 人从高处跌落---栏杆、阳台 碰撞/跌落 造成的伤害及处理: 表皮未破损(皮下出血)---冷敷,忌揉 表皮破损出血---清创、止血、包扎 骨折--- 症状:局部疼痛、肢体活动受限 (活动性疼痛)、 局部血肿、畸形、异常活动 处理:固定、止血即送医院 脑部受伤---症状: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 处理:休息、平卧、镇静、少搬动、 即送医院 烫伤/烧伤 热水、热汤、热食物---热源不近孩子 蒸汽---保育室的安全 处理:脱离热源、冷处理(冰敷、凉水浸泡及冲淋)、忌弄破创口 蚊香 电源、电器 中 毒 具有毒性的物资进入人体后 器官功能性损害或出现意外中毒死亡 处理:儿童药物规范服用、成人药物妥 善放置(包括消毒药液)、保证 食品安全 吞咽异物 孩子不慎吞入带角,带刺和较大的异物,卡在食管里,引起食管损伤或者 发生呼吸困难。 经常发生的人群:1~5岁 经常发生的情况:幼儿玩耍时,无意 中吞咽 ,在吃饭时咽入带刺的食品 吞咽异物 对身体的危害: 1.异物带角带刺,会引起食管局部发炎,溃疡等; 严重时可穿破食道,造成食管瘘 2.会有并发症,其症状为:胸口疼痛;吞咽困难伴有疼痛; 3.异物较大:出现咳嗽,喘鸣,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4.异物有毒,会在肠道中分解出有毒物质,造成腹痛,呕吐 5.异物光滑较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会在2-3天内随大便排出 气管异物堵塞 食物或小物品(如钮扣、小丸和玩具等)呛入气管而引起的呼吸困难,气道梗阻,甚至导致窒息。 经常发生的人群: 吞咽控制能力较差的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 经常发生的诱因: 口腔进入:吸食果冻;给婴儿吃花生,瓜子,或儿童抛食颗粒状食物 食用粘性难吞咽的食物:如汤圆、凉粉等 用餐时大声说话或嬉笑,哭吵 将塑料薄膜,微小玩具等含在口中 鼻腔进入:豆类,弹珠,小玻璃球,止血用棉球过深 气管异物堵塞 对身体的危害: 异物较小时:易落入气管,或卡在左右支气管分叉 开口处,会损伤支气管,甚至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 症状:突发性的剧烈咳呛,大口喘息,面色涨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