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帝王陵寝中碑亭制度浅谈 摘要:该文介绍了明代帝王陵寝中碑亭制度的发展与成形。首先分析明代帝陵碑亭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然后,论述了碑亭设置较特殊的两座明代帝陵:明景泰陵与明思陵。最后,介绍了明代王墓中的碑亭设置。
关键词:明代 帝王陵寝 碑亭 制度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stomization of stele pavilion institution in the mausoleums of Ming Dynasty. First, the article analysis three important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ele pavilions in imperial mausoleums of Ming Dynasty.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Jingtai Mausoleum and Si Mausoleum which have special settings of stele pavilions. Finall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ettings of stele pavilions in king’s mausoleum of Ming Dynasty.
Keywords:Ming Dynasty, Mausoleum, Stele Pavilion, Institution
中图分类号:D5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元代(1271~1368)中国传统的帝王陵寝制度一度中断,之前辽、西夏、金帝陵中出现的碑亭之制刚刚萌发。这些碑亭在艺术和技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未形成严格的制度就已转入沉寂。然而,有明一代,碑亭之制在帝王陵寝中发展成为了一种定式,直到清代,延续了长达五六百年的历程。
明代(1368~1644)共有十六位皇帝,除明惠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外,其余十五位皇帝的陵寝分别位于南京钟山孝陵、北京昌平十三陵、北京海淀景帝陵。除此之外明代还有五位受追封的皇帝,其陵寝有三处,江苏盱眙祖陵、安徽凤阳皇陵、湖北钟祥显陵。在所有这些帝陵中,除祖陵未见碑亭遗存外,其余各陵均设有功德碑亭。此外,明代自长陵始还发展出运用碑亭建筑形式的明楼制度,之后明清两代的帝陵几乎都沿袭了这种设置。
明代帝陵寝碑亭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历史阶段:一、洪武年太祖朱元璋为明皇陵设立碑亭;二、永乐年成祖朱棣为孝陵设立神功圣德碑亭,并在自己的长陵中开创了明楼采用碑亭建筑形式的先例;三、嘉靖年世宗朱厚熜最终使明代帝陵的功德碑亭制度成形。明景泰陵和思陵的碑亭设置比较特殊,另作专门讨论。
此外明代王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碑亭,它们体现出和帝王陵碑亭迥然不同的设置方式,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等对陵寝中碑亭设置的影响。
一、朱元璋设置明皇陵碑亭
安徽凤阳的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之墓。其制度基本沿用的是宋代等前代制度。比较特殊的是其坐南朝北,神道在封土北侧。一对碑亭夹列在石象生之后,金门之外,西碑为“御制皇陵碑”,东碑为“无字碑”,碑阳均朝向神道。布局形式上和汉唐陵墓中碑的位置是相似的。《中都志》明皇陵总图,记录了碑亭的布局情况。关于这一对碑亭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是温玉清先生在《安徽凤阳明皇陵碑及碑亭考略》一文中认为:
……《明太祖实录》曾记载,洪武二年(1369) 二月乙亥明太祖朱元璋曾“诏立皇陵碑”,这应是最先立于神道东侧的石碑,洪武十一年(1378) 四月,朱元璋又下谕重建皇陵碑:“上以前所建碑恐儒臣有文饰, 至是复亲制文, 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刻之”,明天启年间袁文新《凤阳新书#8226;皇陵》也曾提到:“洪武十一年四月, 命江阴侯吴良督建殿宇、城垣、植家木、立华表、树石人、石兽, 勒石建亭。”明洪武十一年新建皇陵碑及碑亭位于神道西侧, 与洪武二年旧碑相对称,而神道东侧旧碑的碑文剔除, 后被称为无字碑……
这种说法似有不妥之处。首先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说法,洪武二年是“诏立”,不能得出所立之碑是位于神道东侧的“无字碑”。其次洪武十一年的诏书和天启年间《凤阳新书#8226;皇陵》中的记载只能说明洪武十一年新立了朱元璋亲自撰写文字之碑,至于原碑如何处理并没有提到。东碑被磨去字迹而成为“无字碑”的说法没有相关的证据。
二是刘毅先生在《明代帝王陵寝制度》一书中提到:
……东为无字碑,立于嘉靖十七年……
其理由是:
据明世宗实录卷二一一记载,“先是,凤阳守臣修建皇陵祖陵,请御制碑文各一通,一树皇陵右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课 家居清洁与整理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T_WSJD 18.14—2021_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中苯溶物的称重法.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字帖.pdf VIP
- 湘2017J907 居住建筑节能65%围护结构构造图集.pdf
- 交通局交通安全培训.pptx VIP
- 西南财经大学答辩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近代文学》教学大纲.pdf VIP
- 2024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