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高架桥下通道桥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城市高架桥下通道桥设计   摘要:城市高架桥下通道桥在设计时,往往要考虑各种管线的穿越方式。合肥市裕溪路下穿桥在设计时上部结构采用小箱梁,通过增设过桥吊架解决现状电力排管的过桥问题。下穿道路施工时开挖宽度28m、深9.4m的大型基坑工程,势必对高架桥保护成为难点。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下穿桥;管线;吊架;灌注桩 Abstract: The city underpass bridge in the design, often have to consider all kinds of pipeline crossing mode. Hefei City Yuxi Road Underpass Bridg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x girder design struc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adding a bridge hanger bridge current electric power pipe. The large foundation pit in road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width 28m, deep 9.4m, it will become the difficulty of the viaduct protection. Key words: city viaduct; underneath the bridge; pipeline; hanger; bored pil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述 合肥市铜陵路高架工程,起点位于规划秋浦河路口处,与规划北京路对接;终点接入规划铜陵北路,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全长8.05km。裕溪路与铜陵路交口现状为裕溪路高架桥上跨铜陵路,而裕溪路高架是连接市中心和肥东的重要城市主干道。从经济合理性、道路景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铜陵路下穿裕溪路的方案。 2. 主体结构方案设计 铜陵路以下穿的方式穿越裕溪路,可以采用桥梁或隧道的方式穿越。桥梁可采用桩板墙+简支箱梁结构型式,隧道可采用整体框架结构型式。如图所示: 图1 方案一 1-27.1m简支小箱梁桥 图2 方案二 2-12m整体式闭合框架 方案一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基础和柱板式墙结构,优点是不占用中间行车道宽度,对道路交通无影响,同时施工速度较快;缺点是对于新建的市政管线需要预留孔洞或增加支撑结构,设计与施工难度较大。方案二采用双跨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优点是整体受力较好,顶板以上覆土部分可以预留相应的市政管线空间;缺点是需做成双跨框架结构,为了不压缩行车道宽度,跨度较桥梁大些。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现状存在2组110kV电力排管穿越裕溪路/铜陵路口,每组排管为2×5Φ150mm,排管尺寸为1000mm×400mm(宽×高)。其中北侧排管为空管群,南侧排管内穿设有2回110kV电缆及2回通信光缆(共8根线缆),管顶埋深约1.4m。 由于现状2回110kV电缆为110kV和平站单端电源,如需迁改停电将造成变电站大范围停电,调度上无法实现。故对于南侧穿有现状电缆的排管,处理原则为就地保护,在土建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均对现状排管进行现场保护,尽量不改动排管管位及标高。 图3 裕溪路与铜陵路交口现状电力管线位置示意图 如采用方案二,为了满足电力排管过路条件,结构上覆土厚度要求2m;如采用方案一,可将其纳入下穿通道桥上部结构范围之内,通过增设过桥吊架,调整湿接缝宽度,从两片小箱梁之间通过。为了满足净空要求,方案二下穿铜陵路道路中线处控制标高较方案一低约1m,这样主线下穿距离过长,造成下穿通道汇水面积过大,对过路管线的影响范围也更大。综合比选,采用方案一下穿通道桥型式穿越裕溪路。 3. 下穿通道桥设计 通道结构采用单跨27.1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合桩板墙式桥台形式,沿铜陵路线位方向总长度为79.4m。根据裕溪路横断面布置情况,结构分两段设计,中间设缝宽2cm。每段长度39.69m。上部小箱梁梁高1.8m,横向中心间距为3.3m,单片小箱梁预制宽度2.4m,湿接缝宽度0.9-1.16m。 现状排管设有砼包封,自身结构相对安全稳定,故结构设计以保持排管管位为主。由于现状管位与桥梁中线不平行,排管位置两侧小箱梁设计为与管位平行放置,构造上取消横隔板,并全部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悬臂上预留螺栓孔装设吊架,以承受排管及线缆荷载。现状排管吊架完成后,在排管下部封板处理,避免排管暴露在外。 桥台采用桩基础柱板式墙与加筋土结构;桩径1.5m,中心距2.5m,桩顶设联系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