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基本不关注 5 轻微 8 一般关注 8 一般 10 关注强烈 10 严重 D.社区的关注度 B.影响程度 5 偶然 5 厂界内 8 间断 8 周围边界 10 持续 10 影响社区 C.发生的概率 A.影响的范围 得分 内容 得分 内容 打分法(一) 噪声排放与重大环境因素确定 当A=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B=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C=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D=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A+B+C+D3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能源资源消耗的评价 5 较难节约 5 0-500元 8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 8 500-1500元 10 加强管理可明显节约 10 1500元以上 B.可节约程度 A.万元产值消耗量 得分 内容 得分 内容 当A=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B=10,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当A+B>14时,可将环境因素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水、气、固废类排放的评价 有治理措施和治理设备,治理效果明显 很小 轻微 轻微 50%以下 D 有治理措施、设备,但效果不佳 较小 一般 一般 50-75% C 没有相应治理措施,设备有但管理不佳 较大 较大 较严重 75% B 无相应治理措施,无相应设备 很大 非常大 危害性严重 100%,超标 A 管理现状 排放量 环境影响状况 污染物性质 法律法规符合性 分值 * 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 安全环保工程部 2013年 可接受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注:可接受的风险是指经过组织的努力将原来危害程度较大的风险变成危害程度较小、可以被组织容许的风险。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活动。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注: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危险源的规范描述 危险源描述,应包括危害根源及不安全状态(或行为),如:“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临边孔洞未采取安全防护”或“缺氧环境作业未佩戴呼吸器”等;涉及人为违章的因素,应将具体违章表述清楚,如:“酒后从事检修作业”、“未停机实施检修作业”、“触摸转动部件”等。 麻烦 应该没事吧 只是一点点 大家都这么做 不负责任的 行为 人的失误 (不注意) 看错了,听错了 暂时忘了 无意识的动作 不留神、精神恍惚 这项工作太难了 技术不成熟 只是这会儿不会 能力不足 (不会) ?会且有能力 但不去做 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目的?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 是全面挖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是真正实现“三不伤害”,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 是杜绝各类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 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辨识不是哪一个人或部门的事; 是涉及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自己人身安全的大事; 特别是岗位员工,每天在作业现场与设备、设施打交道,最清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在哪里; 各类专业人员与岗位员工要密切配合,共同辨识、查找身边的危险因素; 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 够独立完成的;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根源 + 状态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 危险物质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2.确定其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时还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危险源的性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其他)。 用提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存在什么伤害源,谁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 用集中式方法,以单元/班组为单位,全员参加,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活动进行充分辩识。 危险源辨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观经验法、危险性评价法等进行。 如何进行辨识 班组识别 部门确定 公司确定 部门汇总 班组确定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种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方法 ----计算公式: D=LEC “D”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0.1≤L≤10) “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E≤10) “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C≤100)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实际不可能 0.1 极不可能 0.2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5 可能性小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