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泽泻生产技术规程tcs.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0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XXX—XXXX 代替? 广昌泽泻生产技术规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由抚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修订单位:广昌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李建良、吴永忠、胥木林、徐金星、廖妍玲、王金凤、游义堂、李国庆、赖葵生、张厚祯。 广昌泽泻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昌泽泻生产技术的栽培环境、生产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采收和加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广昌泽泻大田生产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栽培环境 产地环境 广昌泽泻栽培基地空气质量要求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以上、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达到GB15618的二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要求达到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二类(水田)的标准。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要求。 气候条件 广昌泽泻适宜生长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土壤条件 广昌泽泻适宜在耕作层在20cm~50cm,pH5.5~7.5的水稻田中种植(传统种植习惯为莲田套种或与烤烟轮作)。 生产技术措施 种苗繁育要求。 育苗播种期 为播种时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 播种整地,排干水,起畦宽,高,沟宽苗床,苗床成形(二边低中间高)。 播种基肥每亩施入农家肥1000,草木灰200或菜枯7。反复耙匀后待畦土灌满水,开始播种。 播种前应先排干水,耙平苗床。 将泽泻种子直接拌上草木灰播种。 播种方法播种采用撒播。均地撒播于苗床上浅水苗床25d左右苗高达10时,拆除荫棚。 除草苗 ,拔除过密的弱苗,保持株距23cm。 苗期管理 。3cm~4cm间苗除草后,每亩施充分腐熟的肥水00 kg左右;第二次,施量可增。 4 11月上中旬 尿素 6 每一次施肥前,都应先进行耘田、除草,将草踩入田泥土中。 摘苔除芽 泽泻会长侧芽和抽苔。农田管理时应及时将侧芽和抽苔摘除,一般以早摘除为宜。 排灌水管理 泽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灌水深度有不同的要求。移栽后一周内要求浅水;第一次中耕耘田后要求水深3cm~5cm;第二次中耕耘田后,约在10月中旬,只要保持泥皮水,俗称“花花水面”,此阶段为根茎膨大期,应减少田中水量;12月中旬后,应逐渐排干田水晒田;采挖前为方便采挖,可提前几天灌水,使泥土松软。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主要病害 泽泻病害主要是泽泻白斑病(Ramularia alismatis Fautr)。 发病规律及造成危害 泽泻白斑病先在秧苗基部的外层叶片、叶柄上发生,逐渐向内层叶片、叶柄蔓延,但始终保持4~5片幼嫩叶不受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少,斑点圆形,红褐色;病斑扩大后,中心呈灰白色,周缘暗褐色。叶柄上病斑黑褐色,棱形,中心略下陷,逐渐延伸,相互连接;最后,使叶片发紫、枯萎,造成产量降低。该病的初侵染源是带菌的种子和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的孢子。泽泻苗床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病残体。泽泻采挖结束后,收集清除田中残留苗体枯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 晒田。采挖完泽泻后,冬季将田中水排干晒田,直晒至泥土泛白色,即可消除病源。 选择无病害田作为种子田。 种子播种前消毒。种子可在催芽前时用40%福尔马林80倍液浸种消毒5min,或者40%三氯异氰脲酸WP500倍液,或30%氟菌唑WP2000倍浸种8h~12h。 适当稀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清除杂草,增强通风透光,促进泽泻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WP600倍液喷药保护,或者用世高(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以及大发生时采用40%氟硅唑乳油(福星)6000倍液或30%氟菌唑WP(特富灵)3000倍液控制。 虫害 泽泻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 Fabricius]和泽泻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 Linne]。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主要发病规律及造成危害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 Fabr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