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发表于:《经济研究(消费金融专辑)》,2010,62-71 页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
*
陈斌开 陆铭 钟宁桦
摘要:本文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社科院的微观家庭调查
(CHIPS)数据,文章考察了城镇移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移民的边
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低了 14.6 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政策调整的一般均衡效应,放松户籍
限制可以使 2002 年移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20.8%,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2%,这可以抵补
2002-2003 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 47.1% 。如果将同样的参数运用在 2000-2005 期间,那
么,被户籍制度制约的移民消费相当于这一期间消费率下降的40.8%-64.2% 。
关键词:户籍制度 城镇移民 消费
JEL 分类号: E21; O15; O24
Household Consumption Constrained by Hukou System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ect of Hukou system 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of China. Based
on the dataset of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Survey (CHIPS), we find the marginal
consumption rate of migra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by about 14.6 percentage point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of the policy change, we estimate that, if
restriction of Hukou were removed in 2002, average consumption of migrants would rise by 20.8%,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would grow by 2.2%, which could compensate for about 47.1% in the
decline in household consumption during 2002-2003. Using the estimates of our model, the migrants ’
consumption constrained by the Hukou system can explain bout 40.8%-64.2% of the decline in
household consumption during 2000-2005.
Key Words: Hukou system, urban migrants, consumption
JEL Classification: E21; O15; O24
* 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电子邮件,chenbinkai@,联系电话陆铭:复旦
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电子邮件:lm@ ;钟宁桦,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电子邮
件:ninghua.zhong@ 。作者感谢中央财经大学211 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项目(项目批准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09ZD020 )、上海市重点学科
建设项目(B101 )资助。本文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中国经济
学堂(/ )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作者感谢 《经济研究》消费金融研究专辑暨首届中国消
费金融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对本文的评论,感谢美国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张晓波,北京大学周黎安、
蔡洪滨、陈玉宇、李桃,复旦大学陈钊、封进、杨长江等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