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教案语文版
伯牙善鼓琴
课??题 伯牙善鼓琴 主备人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音乐导入: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导入。学生听完后,畅谈感受——
师:听完这首古筝曲后,你从这动听的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由来呢?
??2、介绍俞伯牙与钟子期。(故事形式)
????春秋时期,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东海蓬莱山音乐高山流水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颜回”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接着他又把这瑶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寓言《伯牙善鼓琴》——看看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如何善听琴的。
3、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
(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1.展示预习成果
1、??
(学生举手谈谈作者及其作品,教师补充。)
(ppt展示)列子,名列御寇,或称列圄寇、列圉寇(今河南郑州市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冲虚真人”。
???(教师讲述列御寇的故事。)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
2、??
卒(???)逢暴雨????????????乃援(???)琴???????????舍(???)琴
????辄(???)穷其趣????????????子之听夫(???)志????????
?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学生朗读课文:全班齐读、举手朗读。
(三)疏通文意,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
(逐句疏通,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义,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竞相解答,教师帮助(视情况提问重点词句,并板书重点词句),学生在书上或导学案上作好记录,以便积累。)
(四)合作探究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三、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
四、巩固练习,自主检测。
1、做“导学案”之“练习巩固”题。
(做完后,学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
五、拓展延伸
(一)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举手演读所作)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唐代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往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思维导图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唐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2017042636 .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教材图片点拨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唐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材图片点拨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说课稿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学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4课海燕课件语文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口技教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口技学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口技说课稿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课件语文版.ppt
最近下载
- 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RoboSim虚拟机器人第三课-灯如流水.pdf VIP
- 22、啊哈C语言!逻辑的挑战(修订版)-2020-01-05.pdf VIP
- 《有余数的除法》.pptx VIP
- 山东第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手册(终稿).pdf VIP
- 气排球比赛记分表格模板.doc VIP
- CMA测试试题培训资料.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幼儿安全教案:会惹祸的阳台.doc VIP
-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