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潼南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docVIP

浅论潼南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潼南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浅论潼南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机插秧育苗技术、倒春寒防护、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以期能为机插秧更多地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软盘育苗 田间管理 1. 机插秧育苗技术 1.1 育秧标准 要求生长健壮,均匀一致,根系发达,盘根紧密,秧龄18~20天,苗高12~15厘米,叶龄3.5~3.8叶,盘根厚度2厘米。 1.2技术要点 1.2.1品种选择。根据气候特点和栽培管理确定。我县选用生育期短、抗病抗倒、穗大粒多的优质杂交品种,如K优926、D优527等,亩用种量1—1.5千克。 1.2.2营养土准备。选用土壤肥厚、疏松透气、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菜园地或半沙半泥的壤性土作床土。可亩施10—20担农家肥加适量的过磷酸钙堆制腐熟备用。落谷时每100公斤营养土拌旱秧肥5公斤,达到培肥调酸、保湿防病。 1.2.3苗床准备。每亩大田准备秧田7—10平方米,开沟作畦做好秧床,并用600~800倍敌克松消毒。 1.2.4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浸种、催芽。 1.2.5装营养土。播种前用100~120公斤营养土,加0.5~0.8公斤旱秧剂进行药土混均撒入软盘内,厚0.20~0.25cm,用木板刮平,然后用喷雾器浇湿底土即可播种。 1.2.6摆铺软盘。盘盘紧贴,盘面平整,亩需专用塑料软盘20—25盘(长58cm,宽28cm)在秧床上顺放4张,或者横2张进行摆放。 1.2.7适期播种。根据茬口安排和秧龄长短确定,一般在秧龄期18~20天安排播种,每盘芽谷120~130克,播种后盖土0.2~0.3厘米,后用除草剂如扫佛特40—60毫升每亩,加水40—50公斤喷雾。 1.2.8覆膜盖草。在覆膜前排干沟里积水,注意防止膜内高温灼芽。 1.3苗床管理技术 育均匀健壮、生长一致、秧龄适宜的秧苗,管理上主要是保温保湿,施药杀菌,施肥调水。 1.3.1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温度控制在35℃以内,当高于35℃时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应灌“跑马水”保湿。 1.3.2齐苗至一叶一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膜内温度保持在25℃。若秧苗长势过旺,喷施多效唑控制秧苗徒长。齐苗过程中,若出现抬根顶土现象,应及时洒水消除。 1.3.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膜内温度在20℃,气温稳定在15℃,二叶期后,逐步通风降温炼苗。播种后7天内,每盘追尿素2克,兑水喷施“断奶肥”,每盘用0.5克70%敌克松加水1000倍均匀洒秧床防冶立枯病和青黄枯死苗。三叶期后一般不再盖膜,晴天保持半沟水,移栽前3天不上水,如遇寒潮雨天要及时盖膜挡雨护苗。 1.3.4在4—5叶时及时移栽。移栽前3-4天施送嫁肥,以保持床土湿润。 2. 防护倒春寒 潼南地区育秧期间,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如管理不当,会造成烂秧死苗,严重影响水稻生产。 2.1深水护苗,以水调温,以水调气。遇低温寒潮,灌深水至秧叉处护苗,注意不要淹没秧心。寒潮过后若天气突然放晴,切忽立即退水晒田,以免造成青枯烂秧死苗。倒春寒的主要危险在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回升,造成秧苗生理脱水,深水层可以缓解苗床温度剧烈变化。 2.2及时泼浇敌克松。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每分秧田可用100—150倍敌克松兑成1000倍液体泼浇,防止烂秧死苗。长时间阴天雨低温过后应及时喷施壮秧宝防冶立枯病发生。 2.3拱棚防冻。如遇降温幅度大时间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前两条措施,搭建拱棚保温防冻。 2.4注意不能过早施肥除草。低温地后,秧苗抗逆性能力较差,若过早施用化肥或除草剂,对生长微弱的秧苗来说等于雪上加霜,加速了烂秧死苗,所以要在低温过后3—4天再开展追肥除草工作。 3. 田间管理技术 插秧机的栽插深度为 不漂不倒,越浅越好,坚持薄水移栽、活棵分蘖。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科学管水、合理施肥、防范坐蔸、适时晒田、及时防治病虫害。 3.1活棵分蘖期:移栽到分蘖高峰前后,此期返青缓慢,管理目标是早返青、早分蘖,培育足够的壮株大蘖。 3.1.1栽后初期3-4天。以薄水层管理为主,水深3厘米左右,以不淹没秧心为最佳。 3.1.2栽后10天左右。分蘖数多而集中,施肥原则:“少吃多餐”,达到追肥、除草、治虫的三重效果。栽后5-7天亩用尿素5-8公斤,加除草剂拌湿润细土,堆闷3-5小时后撒施。栽后10-12天亩用尿素6-8公斤再施一次肥,施后田间水层保持5-7天。 3.1.3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亩施尿素3-4公斤或25%复合肥12-15公斤。若群体生长过快,封行过早,不宜多施分蘖肥。此时实行浅水勤灌,保持水深3cm左右,促分蘖早发植株健壮。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