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台江.docVIP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台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台江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台江   加快工业发展 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着力建好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五园”(中心服务区;森工产业园、矿业建材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医药工业园、新型能源工业园)规划建设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七通一平”建设力度,加紧建设一期10万平方米、二期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加快轻工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引进返乡刨业人员、中小微企业进驻发展提供强大平台。二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通過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突出“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主动出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核心区,积极策应世界500强抢滩布点、大型国企战略重组、东部产业梯度转移、行业龙头资本扩张的发展大势,主攻央企国企,紧盯龙头企业,招引了国机重工集团(西南)、大唐贵州新能源、贵州华胜电源、宏业水泥、博宇投资等一批国内500强和大型龙头企业落户台江,带动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项目统领经济发展,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深挖机遇谋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千辛万苦引项目,精心管理建项目。重点抓好贵州国机重工年产3000套大型挖机、压路机整机生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抓好贵州华胜公司年产3000万套汽车动力电池扩能建设。 着力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新发展 台江县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特色小城镇为重点、以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为抓手、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以新一轮州域空间布局调整为契机,以规划为引领,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按照与大凯里同城共建的理念,加快凯里——台江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促进凯台一体化发展。坚持“超前规划、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彰显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集聚城镇人口,扩张城镇经济总量,构建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和独具苗族特色的现代化城镇规划体系。二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围绕打造“苗疆文化生态旅游城”的目标,加快县城南延北扩,着力旧城改造,突出抓好梅影城市综合体、翁你河“一路一堤五桥”、秀眉大道改造、张家寨旧城改造、南市塘温泉小镇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着力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积极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小城镇建设上,坚持走聚资建镇、产业兴镇、经济强镇之路,坚持产城互动,加快台盘、革一新型工业城镇建设力度,促进台盘、革一产城一体化发展。着力把南宫、排羊、方召、老屯打造成旅游商贸型小城镇,重点突出施洞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力争把施洞打造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产业突出、全省一流的示范小城镇。三是加快城镇人口聚集。紧紧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新型城镇化核心,积极打破户籍、子女上学、农村医保、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政策限制,创造宽松条件,鼓励和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企业不断向工业园区集中,商户不断向商贸小区集中,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县城区域扩大化、生产力发展非农化和人民生活文明化进程,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繁荣城乡经济,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做强旅游产业 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苗族文化体验游。一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围绕“天下苗族第一县”的总体定位,在“苗族文化游”上做好文章。从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积极打造“苗族风情世界、山水生态画廊”旅游品牌,力争建成“到多彩贵州必到魅力台江”的最佳旅游目的地。积极办好“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舞龙嘘花节”等苗族文化节日品牌,进一步提高苗族节日文化旅游知名度。积极塑造“看苗族必来台江看苗族”、“来了台江不想走”的旅游共识。加快银饰、苗绣民族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步伐,在施洞规划建设中国苗绣、银饰旅游商品生产和研发基地,着力打响“中国苗绣银饰之都”品牌。二是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建设施洞文化旅游综合体、南市塘温泉小镇、南宫国家森林公园、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台江区)、翁密河漂流、红阳万亩草场等重点景区景点,进一步提高景区接待能力。规划建设苗族风情园,积极展示“天天姊妹节、处处木鼓舞”的台江旅游新形象;重点打造具有苗族特色的施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与西江差异化发展,力争建成贵州东部主要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三纵三横”公路主骨架,进一步改善景区景点通达能力。加快建设吉阳三星级、河滨四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瞄准西欧、东南亚等高端市场,积极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科考探险游、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