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翠华-香港首间上市茶餐厅
翠华:香港首间上市茶餐厅 白手起家,外卖仔跻身富豪之列,香港总是创造着一个个传奇。翠华,45年前的一家小冰室,风风光光成为香港首间上市茶餐厅集团。如今,翠华控股有着更大的雄心壮志:一个急速扩张的中国餐饮梦。
香港茶餐厅一哥
1967年的翠华,只是一家开在旺角的小冰室,当时有热食供应。二战之后,西方饮食文化对香港影响很大,但昂贵的正宗西餐令很多港人望而却步,以普罗大众能接受的价格提供中西合璧菜式的冰室便应运而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冰室演变成的茶餐厅,成为香港独特的餐饮文化。
至1970年代,市民期望能在冰室吃到西饼面包以外的食品,厨房与水吧从此分家,衍生出茶餐厅,将粤菜美食与西餐融合,鸳鸯奶茶、菠萝油成为香港茶餐厅的经典。翠华亦正式跟茶餐厅拉上关系,首间翠华茶餐厅在新蒲岗开业。
翠华餐厅主席李远康是“外卖仔”出身,1960年代,他在上环一咖啡室做送外卖工作,后来亦做过水吧、饼房等工作。
至1989年,翠华的创始人蔡创波决定移居外国,想把翠华卖掉。当时已在多家餐厅担任过大厨和总厨的李远康,成为蔡创波的心仪人选。
李远康接手翠华餐厅之后,正式成立翠华集团。其后李远康分阶段进行改革,包括以一式三份的“手写单”取代“口头单”,使落单、收钱的过程更为准确;聘用女侍应,为茶餐厅带来朝气;禁止员工于工作时间抽烟等。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1990年代的翠华积极扩张,陆续在中环、铜锣湾、佐敦及荃湾等人流高度集中的地区开设茶餐厅。
1998年在中环威灵顿街开设的旗舰店,成为翠华公司的转折点。完全不同于传统茶餐厅晚餐后不营业的规矩,该店24小时不打烊,吸引了在香港夜生活聚集地兰桂坊玩乐的年轻一族。这家餐厅不仅受到了中环的商贾白领青睐,就连李嘉诚的第一“师爷”霍建宁、影星林青霞和歌王陈奕迅等不少城中名流,也成为翠华的座上宾。从中环的旗舰店开始,李远康试图为翠华打造一个中高档茶餐厅的形象。
在香港的茶餐厅,高峰时段几拨互不认识的人在同一张桌子上“搭台”消费是很常见的事,一般的茶餐厅都会争取在店内放下尽量多的桌子以容纳更多顾客。但如果翠华要做高档的茶餐厅,那么,逼仄嘈杂的环境不会是它的目标顾客所能满意的——他们不希望自己和客户的对话淹没在旁人的高谈阔论之中。李远康想出了一招:包厢。翠华的包厢通常只对VIP顾客开放,尽管并未设置最低消费,但包厢的环境会鼓励三五成群聊天的人坐得更久,这样他们点的菜也会更多。
选址正确,加上食物的创新和舒适的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明星或者潮人成为了这里的顾客,也使翠华成为了具有消费力的年轻人认可的潮流餐厅。
上市的最大理由
经过本世纪头十年的平稳发展之后,李远康在2010年为翠华找来了新的CEO——加州红的创始人骆国安。
骆国安担任行政总裁这三年,翠华高速扩张,餐厅分店数目从2010年3月底的13家,增至现在的26家。翠华的财务表现也可圈可点:2009年至2011年,翠华的毛利率保持在69%以上;销售额从2010财年的3.86亿港元,增至2012财年的4.88亿港元;纯利从2010财年的5731.9万港元,增长至2012财年的1.1亿港元。
高毛利的背后,翠华紧握两道杀手锏——高单价及高流转率。走中高档路线的翠华坚持贵价,成为香港最贵的茶餐厅——平均每单消费金额74港元。一碗鱼蛋河在翠华卖32元,在其他茶餐厅约21元,足足贵逾50%。其余招牌菜如热奶茶、奶油猪及瑞士鸡翼,价钱亦贵15%。另外,翠华并不像其他茶餐厅连锁店实行全港统一定价,而是根据地区的差异适当调整收费。
相比于其他茶餐厅,翠华进军内地市场有点晚,内地第一家分店于2009年在上海开业。依托香港翠华的品牌,翠华在大陆的起步不低,无论是翻座率、单店营业额、平均账单金额等指标,均在十强内排名第一,超过原先最优质的新旺茶餐厅。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3月,香港翠华的单店营业额增长为13.9%,而大陆地区的却高达32.9%,消费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正成为翠华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李远康称,选择从上海进军内地市场,是因为上海和香港很相似,“上海是一个融合度很高的城市,很能接受东西方文化。”在香港,茶餐厅原本是快速解决午饭、晚饭的地方,而在内地却成为朋友聚会之处,“两个人点上四五个菜慢慢聊”。虽然内地不喜欢搭台就餐,每桌能接待的客人数目相对不高,但是翠华在内地的餐点价格一般略高于香港分店,而且内地顾客到翠华喜欢点更多更贵的菜式,所以每张账单的平均消费额会比香港更高。2012年,翠华在香港的每张账单平均消费额为74港元,内地这个数据则高达190港元。
在过去三年的扩张期,在新店设计及装潢上,翠华的资本开支从2010财年的1500万港元,升至2012财年的6330万港元。截至20
文档评论(0)